莫迪总理开启了他的第三个任期,对于这位有着雄心壮志的政治领导人来讲,他把他的第三个任期的目标定得非常高,莫迪说到2027年他希望印度成为全球前三大经济体。当然是第三啦,第一的美国和第二的中国和它有着代差,绝对不可能超越,但是莫迪觉得超越日落西山的日本和德国,还是很有可能的。

尤其是今天的国际环境似乎对印度特别的友好,作为一个中等强国,印度是可以间于齐楚像土耳其那样左右逢源的,比如说莫迪刚刚就任不久就迎来了重要的出访。莫迪先是去参加了G7峰会,继而又去参加了瑞士和乌克兰举办的和平峰会,虽然不是G7成员国,但是莫迪已经连续3年参加G7峰会了,这说明西方世界对印度是寄予厚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过往十几年间,西方的学术界经济界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吹捧印度,他们说印度有着和中国一样的十几亿人口,印度的人口更加年轻,所以似乎印度才有望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尤其是就在这次峰会之上,竟然出现了多个印度裔的领导人,这让莫迪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在异国他乡,而在美国硅谷有大把的大公司的领导统统都是印度人,全球范围之内也有多个印度裔出任了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包括美国的副总统,英国的首相,似乎印度真的是在全球铺开了。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注意到实际上印度和俄罗斯是有着深厚友谊的,俄乌开战两年多以来,美国是不断的拉拢盟友,希望加入到反俄大联盟之中。然而两年多以来,我们真是看到了美国真正核心的盟友也就那么30多个,而印度根本就没有围着美国转,为什么?印度和俄罗斯之间实在是渊源太深,我们经常说建国之初苏联和我们关系很好,苏联等于是整建制的把全套的工业体系教导给了我们,但其实苏联也没少帮印度的忙,包括今天印军的武器。虽然号称是万国造,但50%以上都是产自俄罗斯的,它的航空母舰,它的潜艇,它的导弹统统都是俄罗斯的。

尤其是印俄两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也很强,印度作为崛起中的工业大国,对能源极其需要,而俄罗斯是妥妥的能源大国,所以俄乌冲突之后,虽然美西方不断的制裁俄罗斯,但是俄罗斯把大把的石油统统都卖给印度了,包括俄罗斯的S400武器防御系统。对于这些,美国只能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听之任之,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不太想得罪印度,美西方也在拉拢印度,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奇异的景象,那就是一方面印度真的去参加瑞士乌克兰举办的和平峰会了,另一方面印度的代表没签字,印度外交部甚至公开表示说他们不赞同任何该峰会达成的决议,印度的态度挺矛盾但实则又不矛盾,因为印度就是要用这样的表态维持它在国际上的存在感。

一方面印度和俄罗斯关系很好,印度不可能听从美国去制裁俄罗斯,印度还要和俄罗斯做生意,俄罗斯的石油都是打7折卖给它的。另一方面印度又要维持和美西方的关系,印度每年有大把的学生到美国去留学,到目前为止印度在美国的留学生数量已经超过我国了,印度裔在美国的工商界、政治界发展得非常好,所以莫迪可以参加这次峰会,莫迪可以出席和平峰会,莫迪也要希望在美西方那儿买个好。

对于小国来讲,确实它是需要这样左右逢源的,像我们以往节目分析的那样,很多人都说为什么相比于印度,似乎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比较少。你看印度好像在俄罗斯这方面和美西方这方面同时的吃香,国际上有大把的人吹捧印度,甚至印度人在美国发展都没有天花板,都能去做副总统,都能去做CEO,可为什么中国人不行呢?

大家想,大国是必须有立场的,大国是必须选边站的,大国是不可能像小国这样左右逢源的,反过来讲对于美西方和俄罗斯来讲,印度是它们要争夺的一个棋子,为了防止印度倒向对方它们可以对印度的很多行为听之任之,予以容忍。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把印度当个对手,所以任凭你左右逢源,他们对待土耳其不也是这个态度吗?

而作为未来世界一极的中国,马克龙自己说的很清楚,未来他希望能带领欧洲在中美两强竞争的大格局之下,成为世界第三极,马克龙都认为中美已经各是世界一极了,所以我们当然不可能像印度那样左右逢源。但是我倒觉得有了乌克兰的先例,印度真的应当学得更聪明一些,早就有人说乌克兰的决策者当年是犯了多大的错误,本来乌克兰那个位置如果能够左右逢源的话,它会拿到更多的利益的。

你看欧盟那面有可能让它进入到欧盟市场之中,有可能给予它大量的补助,而俄罗斯那面视它为兄弟,连石油天然气卖给它的价格都和国内是一样的,每年还有大把的俄气通过乌克兰的地下管道输往欧洲,乌克兰光这个钱每年都能挣上百亿美元。对于乌克兰来讲只要两不相帮,它只要左右逢源,一定可以从俄罗斯和西方那里都拿到巨大的利益的,但是乌克兰玩火没玩好,妥妥的把自己给玩进去了,以至于它非要选边站。非要站在西方那一边,非要加入北约,非要把自己变成北约攻击俄罗斯的桥头堡,那么就怨不得俄罗斯先下手为强了。

所以乌克兰本来的大好局势,大家知道吗,乌克兰前总统刚刚上台之时,可是说过希望乌克兰这个小国能成为世界经济前20强的。可是今天乌克兰的经济大概是全球经济第两百名吧,俄乌开战以来,乌克兰已经损失了大量的领土,一半的人口和一半的GDP,所以很显然现在印度的选择是精明的。俄罗斯专家曾经提出说如果中国俄罗斯印度三国能联手的话,这样一个大经济三角是很有想象力的,俄罗斯有能源,中国有技术和生产线,而印度还有大把的人口,这三个国家加起来人口接近30亿,在整个东方一定会创造一个经济奇迹。

而另一方面美西方实际上也想拉拢印度,让印度变成他们的生产基地,让印度成为制约中国崛起的棋子,所以实际上今天的印度确实处于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之中,各个阵营都想争夺它。但反过来讲,尤其这个时候印度更得小心谨慎,稍不留神非要选边站,说不定乌克兰的命运就是它的下场,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印度这个国家挺矛盾的,为什么?你看表面上讲莫迪为什么能当总理,是因为当年他在古吉拉特邦执政的时候搞经济搞得非常好,古吉拉特邦甚至被称为印度的广东,所以印度老百姓希望莫迪上台之后发展经济。

印度人也知道,你要发展经济就得向中国学习,你就得招商引资,你就得有大把外资进入帮助印度发展,可是10年以来,印度有多少外资进入呢?我们看到的是本来有大把的中国企业进去结果却遭遇到了水土不服,有的根本不赚钱铩羽而归,赚了钱的更惨,你的银行账户可能会被查封,你的资金可能会被冻结,你的人可能会被抓走。

甚至就在前两天还传出来一个消息,说印度塔塔集团正和我国的vivo在商量,他们要求vivo把印度子公司51%的股权卖给塔塔。印度官方说了,你这个中国手机公司如果想在印度好好活的话,那么你就得把股份卖给印度人,你的高管统统都得是印度人,这样才能允许这个企业继续生存,否则要不你夹铺盖走人,要不人家把你高管都抓了,银行全封了,资金全没收了。

中国企业在印度举步维艰备受刁难,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所以我们真是想问问印度,你到底想不想发展经济,你到底想不想招商引资,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的下场会使得多少跨国公司不敢过去投资。印度一方面既想学习中国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希望有一天能够赶超,另一方面国内又弥漫着民族主义,甚至有很多人经常叫嚣出来要抵制中国货。

其实大家应当看得明白,只有和中国良好合作,才有可能使得印度经济再上一个台阶,而如果你现在还这样首鼠两端,一方面想要投资,另一方面人家发展的稍微好点就要把企业没收的话,那么以后还会有多少跨国企业敢到这个有着跨国公司坟墓的国家来投资呢?今天的国际环境对于印度来讲肯定是个巨大的机会,世界很多地方都像火药桶一样随时被点燃,比如俄乌比如中东,而印度恰恰成为几个阵营都竞相拉拢的对象。

对于印度来讲,我觉得应当把握这个好的时机,闷头发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的企业怎么就不能更宽容一些呢?怎么就这么担心中国企业在印度赚到钱呢?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们从来不拒绝任何外资,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法国的企业,都在我们这里赚到了大钱,但我们也学得了技术把握住了市场,最终我们的经济崛起了,有这样先进的经济发展之路,印度怎么就不去学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