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建元六年,长安,未央宫,椒房殿。

一位姓窦的瞎眼老太太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在大殿之下,数十名朝堂重臣围绕在一个青年男子周围面露戚容,而那个青年虽然竭力表现出悲伤的神色,但眼角却掩饰不住的一抹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老病死本是很正常的事,可不简单的是这老太太本身。这个老太太名叫窦漪房,是汉文帝皇后。老太太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公主,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王刘武,也是当今天子汉武帝刘彻的亲奶奶,大汉王朝的太皇太后。对于窦漪房来说,她最大悲哀在于,她每死一个和她关系最为亲密的男人,她的地位就升一格,这实在不知道是悲是喜。

窦漪房在汉朝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原本是一个没有影响力的宫女,自幼父母双亡。然而她通过机会和能力,成为了一个能够影响皇帝政策的人。她的成功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她在汉朝的权力仅次于吕后。但却没有留下干政的名声,她是汉文帝最郁闷时期的妻子,几乎得到了汉文帝的宠爱,因此在景帝一朝和武帝早期,窦漪房都在干预朝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继位之后,窦太后已经年老了,但她的权力却更加强大。汉武帝与太皇太后之间最大分歧就在于黄老思想和被武帝之间儒家思想的碰撞。现在随着太皇太后的薨世,属于武帝的时代终于到来了,所以,武帝对于太皇太后的离开还有些“高兴”,奶奶的去世,实在是一件好事。这一年,刘彻22岁,已经登基六年了,现在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干自己想干的事了。

还是在这一年,匈奴遣使前来慰问,同时也是来提亲的,关键在于,提出巨额的嫁妆,汉匈和亲是高祖刘邦定下的国策,由于大汉国力疲惫,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和亲制度”来维持与脆弱匈奴的和平的关系,现如今到刘彻这里已经第七代了,实际上,无论是大汉还是匈奴都知道,这个制度迟早要破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照过去的惯例,汉武帝无非就是在宗室里或者宫女里册封一个公主,再赐予丰厚的陪嫁也就完事了。可这次,汉武帝决定将此事拿到朝堂重新进行讨论。要知道之前此事可没有讨论。

长乐宫,朝堂正殿。

和亲制度刚刚被武帝提出,大行令王恢就第一个站出来发言:咱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凭啥要送到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我们大汉女子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远嫁了,我们公主远嫁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目的,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胃口,送一个姑娘过去安生三五年,过后该抢还是抢。汉代的大行令掌管王朝对属国之交往等事务,后来被改为鸿胪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王恢发言武帝无疑十分满意,显然这番话也是武帝让刘彻王恢说的。

王恢的发言遭到了御史大夫韩安国俄强烈反对,韩安国意思是,高祖那么牛X为什么不去打他们,那时候开国名将都在世,他们为何也反对,就是因为打仗太烧钱啊,打输了丢人,就算打赢了又能怎样,我们还能去草原放牧吗,嫁妆再多也比打仗花钱少吧。

此时朝臣分为两派,有主张武力解决的,有主张继续和亲的,就在朝臣纷纷争论的时候,王恢拿出一份军事报告,并且告诉武帝,这份可行性报告是一个在马邑(今山西朔州)跟匈奴人做商人的聂壹提供的。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我聂壹愿意打入敌人内部,把匈奴的主力部队引诱到指定地点,到时候大汉的军队就可以给匈奴的部队包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匈奴初和亲,亲信边民,聂壹愿为间谍,亡入匈奴,见单于,诱以利致之,汉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这个时候有人就质问王恢,这聂壹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是不是双面间谍,一个商人赚的是匈奴人的钱,国家大事跟你有啥关系?打仗这种事轮得上一个生意人来指手画脚,大汉没人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个聂壹就是一个白手套,背后一定是有人支持的。你想想,一个边区的商人居然能把军事报告送到大行令的办公室,肯定不简单,说不好王恢都是白手套。

是谁?可以猜。

显然,幕后的操盘手是皇帝。汉武帝的意思很明显,希望借此一举解决匈奴问题,就在这种情况下,武帝正式宣布,和亲政策取消,与匈奴断绝,必须以武力解决匈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过历时两年谋划之后,汉武帝元光二年6月,武帝陈兵30万大军讨伐匈奴,其中20多万由韩安国,公孙贺带着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里,王恢,李广,李息率领着3万多人,从代郡绕过去,准备掐断匈奴人的后路,意思就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而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聂壹必须顺利把匈奴人大部队引出来。

为此刘彻让聂壹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向着大漠草原出发,聂壹很快就在草原上找到了单于的驻扎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聂壹面前,如何才能说服单于他相信自己。要想说服领导,就必须首先说服领导身边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的时刻,聂壹又遇到了一个生意伙伴,而这个生意伙伴又和单于身边的大红人——中行说交情深厚。

中行说是汉朝人,是个太监,公认的汉奸始祖。所以当中行说听说聂壹也想当汉奸,很高兴。就带着见到了军臣单于。聂壹告诉单于,他有办法杀了马邑最高长官,你只要带着大军过去收东西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于听到聂壹这样说,显然并不相信,一个商人有这么大的本事,你是在忽悠我吧,马邑作为大汉边境上重要的战略据点,城内有大量的战马和军事物资,你聂壹能有这个本事。聂壹看出来单于的疑惑,就说:你要是不相信,派人跟着我,看我是不是吹牛逼,要是事情成了,你再派大军过去也不迟。

对于这一提议,单于表示认可,我的军队现在就到武州塞(今山西左云县)去接应你们。事情办成后,我你平分。马邑守将这边是早就拿到剧本的。聂壹带人来了后,找了两个死刑犯扮成领导,让聂壹顺利砍了脑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着聂壹一起来的匈奴人一看,立即向赶紧单于发消息,一切正常,聂壹是可信的。单于得到消息,立即带领主力部队赶往马邑。计划进行到这一步,武帝的计划就等于成功了,现在就等着单于的人马进入埋伏圈。

可单于毕竟是武将出身,很快,这货就意识到危机,发现不对劲儿。在距离马邑还有百十里地的时候,单于突然惊醒了:漫山遍野都是马牛羊在吃草,可为什么连一个放羊的人都看不见?单于一看情形不对,派出一队侦察兵四处打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侦查小分队就发现了汉军的一个“亭隧”(类似于烽火台),小分队也没客气,趁着汉军不注意立即发动了进攻,守卫的汉军连烽火信号还没得及点,就全部做了俘虏。一番棍棒教育之下,单于对马邑计划知道的清清楚楚。此时从代郡出发准备抄匈奴人后路的王恢,李息,却意外遭遇了正在有条不紊撤退的单于部队。

就这样,一场由刘彻导演,李广,王恢,李息,公孙贺,韩安国等大牌明星主演,三十万大军做配角的大戏,灰溜溜落了幕,马邑之谋就像开玩笑一样就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当场震怒,此事谋划两年之久,就得到这个结果,是谁也无法接受,必须有人为此承担责任,皇帝自然是不能有错的,黑锅必然有人得背,谁来背,只能是王恢来背。王恢自然很冤枉,可王恢忘了一点——皇帝做的决策能错吗,最后王恢只能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不诛恢,朕无以谢天下。

马邑计划虽失败了,但汉朝跟匈奴也算是彻底撕破了脸皮。匈奴人知道,这个年轻的皇帝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些皇帝,扭扭捏捏装作跟自己搞好关系。从此,一场你死我活的死亡游戏,在汉匈之间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