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通勤一个月,太累了~”

今年3月,一位宝妈在社交平台分享了深莞跨城通勤的心酸经历,引发网友共鸣。

她不仅需要每天开车两小时,跨越140公里在深莞两地奔波,下班到家基本都晚上11点左右了;而且算下来一个月通勤费用都有2000多,相当于深圳房租。

虽然也很想换回东莞工作, 但现实是,不仅面临薪资缩水,还得换行业从头再来。

在留言区,不仅有热心网友支招,还炸出了很多深莞通勤人现身说法。

“南城—宝安往返110公里,习惯了就不累” “长安—南山/福田,已坚持四年,100公里左右” “在深圳租单间,只能周末回东莞” “反向通勤,深圳去东莞上班,每天来回120公里” ......‍

目前,深圳莞两地通勤大多依赖自驾(2-3小时)、公交转地铁(3-4小时);也有人选择高铁,但只能在沿线站点居住,覆盖面很有限。

深莞两地,亟需一条跨市地铁.....

01.

深莞拟4地铁互通

这些片区或成大赢家

6月18日,东莞发布轨道交通规划,官宣“深圳4条地铁拟连通东莞”的消息,让每天往返百公里的深莞人看到了希望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东莞市轨道交通局、网络等

据公告信息,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2-2030年)包括6条延伸线,分别为:

东莞1号线二期(含东莞段及广州段); 东莞1号线三期; 深圳6号线支线北延线(东莞段); 深圳20号线北延线(东莞段); 深圳11号线北延线(东莞段); 深圳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东莞市轨道交通局

不难发现,这6条线路中,有1条连接广州,剩下4条均与深圳地铁互通;若顺利推进,才算真正打通了深莞两地的任督二脉。

1、深圳地铁10号线延长至凤岗。

该线路自龙岗平湖的双拥街站出发,穿过凤岗经4站再回到龙岗(16号线黄阁站);至此,凤岗也真正成为“深圳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意图,仅供参考

2、深圳6号线北延至黄江与东莞1号线三期连通。

该线路自光明北延至黄江,于黄江南站进入东莞地铁1号线范围。

一旦贯通,不仅光明可地铁直通黄江,甚至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亦可实现地铁通勤,有利于深莞两地的高新技术、人才密切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意图,仅供参考

3、深圳20号线北延至滨海湾新区与东莞2号线三期接驳。

深圳地铁20号线从交椅湾站进入东莞,与东莞2号线三期、产生衔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意图,仅供参考

关键是,深圳地铁20号线全线横跨宝安、南山、福田三区,在机场东、高新园、香蜜湖等核心板块都有站点。

一旦规划落地,也意味着从深圳福田、宝安、南山可地铁通达东莞滨海湾新区、虎门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深圳地铁11号线北延至长安与东莞三号线一期连通。

深圳11号线北延段,在长安步行街站进入东莞,与东莞地铁3号线接驳;待到正式运营,算是真正打通了东莞长安到深圳的最后1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意图,仅供参考

除了东莞,深圳此前发布的关于这几条地铁线路的规划中,早已明确预留了与东莞接驳的条件。

综上,一旦规划落地,深圳4条地铁与东莞地铁无缝接驳,届时,通勤效率飙升,深莞人的幸福感也将大大提升。

02.

新政刺激刚需

接下来靠跨市地铁讲故事?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有观点认为,东莞与深圳、广州的跨城地铁规划官宣后,或许会成为刺激东莞楼市的“新故事”。

毕竟,一旦与深圳4条地铁互通,两地通勤会更为畅快,尤其是与深圳地铁直接对接的凤岗、长安等地。

对此,我们整理了一份东莞相关板块在售/待售新盘名单,足足41个项目,其中虎门供货最多,凤岗次之,滨海湾货量最少,仅有1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东莞最近的市场,也受到“517”新政的影响,但效果仍待观察。

据自媒体爆料,新政后部分新盘看房量有所上涨, 不少刚需和刚改客户开始出手。 但市场分化严重、冷热不均。

其中,滨海湾的滨海润府,新政后,来访总量超400批,成交上涨近3成;凤岗的大运万科城,新政后来访明显增加。 (数据来源:东莞房姐)

再看成交,东莞5月成交新房1263套,环比上月微涨1%;成交均价为26704元/㎡,环比上涨6%;松山湖、南城、东城稳在4字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克尔瑞深圳区域

此外,5月二手房成交2062套,环比下降10.2%;二手均价约18002元/㎡,3万+仅有松山湖,南城、东城、长安、厚街、凤岗5镇都在2字头。

从走势来看,5.17新政当周却有明显上涨,但后面几周效力逐渐减弱,目前来看峰值出现在4月底,考虑到二手市场的滞后性,最终效力还有待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瑞成搜

无论地铁规划是否落地,目前,东莞首套房贷利率低至3.15%,加上价格正在筑底,对刚需而言是个好消息。对于开发商来说,要想卖的好,只能靠性价比取胜。

03.

大湾区轨道加速

深莞地铁互通还要等多久?

随着大湾区交通路网越织越密,跨城通勤已成为常态。

2023年数据显示, 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每日跨城出行至少达到400万人次,其中广佛为185万人次/日,深莞为132万人次/日!

面对数百万跨城出行需求,大湾区亟需一个覆盖面更广的城际轨道,提升各城之间的出行效率。

除了成熟的广佛线, 最近开通的“大湾区大号地铁”也迎来了汹涌的人潮。

6月8日-10日, 广肇、广惠城际旅客发送量分别达到13.7万人次、14.1万人次、19.7万人次,客流量不断被刷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憾的是,深圳没能加入“大湾区地铁”群聊。

因此, 这次深莞地铁互通的规划着实令人振奋,毕竟 深莞同城喊了很多年,参考广佛的经验,地铁互通是关键一环。

除了活跃楼市,跨城地铁带来的客流、消费力也不容忽视。广州地铁公布的2023运营报告中,就带动相关产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

因此,深莞这几条跨城地铁不容小觑,尤其有些线路还串起了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等科创高地,含金量不言而喻。

当然,地铁互通规划虽好,但最终落地兑现依然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比如,跨城轨道建设费用到底谁出?

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

深莞两地都有各自的盘算。

对此,有网友表示,不能“纸上谈兵”,尽快落实才是硬道理,若按东莞之前建地铁的节奏,估计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东莞时报粉丝留言

也有网友猜测,这4条线能否顺利互通,还是要依靠深圳主推。

一方面,深圳作为“老大哥”,确有促进深圳都市圈一体化的重任。

另一方面,深圳实力强、推进快,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轨道交通的建设仿佛坐上了火箭。单单这个月,深圳轨道/枢纽进度条就不断刷新:

15号线首台盾构机始发;

7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全线电通;

13号线二期歌剧院站主体结构顶;

19号线一期、29号线一期施工总包中标公示;

西丽枢纽也将于6月底动工......

深莞4条地铁互通规划

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深圳壹地产」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平台取得联系。

【声明】本文部分信息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对项目周围交通、商业、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其他市政条件的介绍,具体以政府规划及现场实际为准。效果图是规划意向的概念设计展示,非最终规划方案,不作为开发商承诺,最终以向政府报批报建的方案为准。本文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依据和投资建议,买卖双方权利义务以双方签署的买卖合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