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汉布山县在哪里?

这是个历史悬案,也是学术议案,更是民间辨案。

没办法,史籍对于岭南的记载虽然久远,但由于远离古代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王朝对于地方的把控力还是很弱,很多事情都是道听途说,最初的时候,还没形成系统的“史记”习惯,记载主要偏向于执政者的经历,很多事情记录得相对简略,只能一笔带过。

加上各种时代的发生的种种变革,时代纷繁复杂的历史环境,岭南地区发生过的历史记载,也就有很多的缺失,很多的不清不楚,充满了缺失与模糊。

所以,《秦汉布山县在哪里》“悬”就悬在历史记载的笼统;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方法与材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与解读,形成了学术上的不同认知;这些学者们的观点发表,对于一知半解的民间,人们就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的局面。

这些民间传说与故事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的内涵,也为这个历史悬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传奇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汉布山县在哪里”正式成为话题,只有百余年的历史。

自光绪二十年(1894年)冬,《贵县志(光绪)》完稿出版开始,对于“布山在桂平,还是在今天贵港”的争论正式开始,持续不断,比较大范围的有三个层面的辨论,笼统来说,就是“官”,“学”,“民”三争!

所谓的“布山之论”的“官”,“学”,“民”之争:

“官”即是官府,官方,这主要是通过一些官方确认的表述记载,文件,试图为布山县的地理位置划上一个定论;

“学”即是学术界,文化界,学者们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底蕴与详尽的文献解读,对出土文物的考证,为这一议题提供了丰富的证据与观点;

“民”即是民间,坊间,他们或许没有官方的权威,也没有学界的专业,但每个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对于自己家乡了解也不同,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历史记载的认识就有所不同,当看到一些相关的新闻热点,往往就会有自己看法,有平台,有环境就会讨论起来,使得这场争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无论是哪种观点,都反映了人们对于家乡、对于历史的深厚情感与关注,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历史、认识家乡的机会。

实际上,这三争,有着明显的区别,官争是起因,学争是高潮,民争则是热闹!

“官”,“学”之争,主要是之前的百余年的各种官方和学术界之间的讨论,前面已经有所介绍,就不议了。在开始的时候,民间很少有人讨论这个话题的,所谓的“布山之论”的“民争”,真正来说,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各级教育的开展,文化的传播面拓大,以前不知的事情,以前不关注的事情,通过各种书籍,报纸,电视,网络等等,都纷纷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视野,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然的,民间参与度就提高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民众对此事的认知过程,是现代信息传递方式改变的结果。

当然了,具体到这个“布山话题”,在没有最后的学术定论之前,还会继续讨论下去,最后有没有答案,那就不好确定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