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钰

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惨痛记忆的南京大屠杀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相关图书不断被出版、讨论与关注。除了《东史郎日记》《拉贝日记》这类个人回忆录式的作品,也有《南京大屠杀档案》《南京大屠杀史》这类重磅学术研究成果。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编、资深记者陈旻撰写的《寻找马吉影片》,则是一部颇为独特的作品,它融个体讲述、纪实报道与历史研究于一体,追溯了旅美华侨邵子平及其所属“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三十多年前在海外艰难寻找“马吉影片”这一大屠杀铁证的传奇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找马吉影片》

陈旻 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编

译林出版社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冒死拍摄的“马吉影片”,是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影像记录。这一珍贵历史证物历经两次神奇的“失而复得”,成为《寻找马吉影片》书中两条交织并行的叙事线索。首先是在1953年,随着约翰·马吉的去世,“马吉影片”下落不明。直到1991年,由邵子平等人组成的“联合会”多方打探,才最终寻得原件,并制作成权威的37分钟版“一寸盘”。遗憾的是,该版本影片未能及时传回国内,再次消失无踪。2017年,《大公报》记者陈旻因采访与邵子平结识,两人多方奔走,耗时两年,让这份珍贵历史证物再次重见天日,并促成“一寸盘”原件“回归”南京。陈旻在如实记录自己的调查、推理与思考的同时,也细致地将众多人物、事件、文献资料进行拼接串联,准确而全面地还原了这段“马吉影片”背后的历史。

作为新闻纪实作品,《寻找马吉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书中所述事迹不仅是对客观历史的冷静追踪,也暗含着一种精神的传递和接力。两次对“马吉影片”的找寻,都是由民间的非专业人士发起,其出发点也都是对民族与祖国的纯粹感情,并无半分利益的考量。除了邵子平,“联合会”的其他主要成员,如历史学家唐德刚、学者杨觉勇、企业家陈宪中等,原本人生并无交集,但都出于对日本右翼言论的义愤,才共同创立“联合会”,致力于寻回“马吉影片”,并在海外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自愿出钱、出力、尽义务,传播日本侵华相关史实。正如“联合会”会长姜国镇所说,他们是“只想伸张正义的一群‘热血’的中老年人”。

陈旻在对这段隐秘往事的追溯中,同样让人看到了中华儿女所共有的赤诚之心。由于邵子平及“联合会”寻找“马吉影片”的事迹年代久远,又远隔重洋,许多相关资料早已无从查证,就连不少当事人也因年老记忆衰退而无法准确回忆出当年情景。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陈旻不得不一边四处奔走,竭力“打捞”各种相关史料,一边多方比对、推理复盘。凡此种种,如她在书中所写,都只因觉得“南京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发生地,我们有责任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留证”。

与之前国内的17分钟版相比,37分钟版的“一寸盘”多出的不少内容,都是首次进入大众视野,而书中也一一给出了这些镜头的详细图文展示,以彰其历史价值。书中还补充了许多与“主线任务”相关的其他事件,它们绝非闲笔,而是与“马吉影片”紧密关联,同时也是对后者历史价值的印证与深化,其中《拉贝日记》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例典型。“联合会”对“马吉影片”的查找,不仅一开始就以《拉贝日记》为重要线索,而且最后“意外地”促成了《拉贝日记》的公开与出版。再比如,书中所记“联合会”在寻回马吉影片后的一系列公共活动,也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全书意欲达成的,并非对“马吉影片”命运的平白讲述,而是通过对事件及其时代背景的深度挖掘,构建出一种全局视角,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

无论是邵子平与“联合会”,还是三十多年后的陈旻,他们所完成的正义之举,都远远超出了自身的职责范围,无论是其历史贡献还是情感价值,都值得被书写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