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昌硕《拟石涛枯木竹亭》

镜心 水墨绫本 162×42 cm

题 识:亭子山高高,幼时读书处。倚壁扪星辰,登堂蹑烟雾。水媚新竹移,叶响晚樵步。活计何荒唐,十年未种树。癸丑九月于欣木李君处读清湘画帧,背拟其意。吴昌硕并记。
钤 印:吴俊之印、吴昌石、人书俱老、鹤寿、苦铁近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涛曾云“笔墨当随时代”,在清代晚期的海上画派中,既有书卷气,又有金石气者,无疑当是吴昌硕。这件《拟石涛枯木竹亭》画面笔笔写意,成竹在胸,笔力抗鼎,重厚朴拙,可居、可赏、可游、可品。既有山峦岩石的嶒峥,又有溪边的清泉,濯古出新,雅致逸然,隐现坐拥山林之高逸情怀。画中青峰高耸,古木苍翠,丘壑纵横,小径凉亭,描绘出了闲逸幽居的生活美景。苍峻的皴法,高度提炼了江南山水特具的清丽秀色。润洁滃郁的墨法,包裹着天地的灵性;构图源自他胸中的万壑千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念慈看到吴昌硕的山水叹道:“缶庐落笔有真趣,水墨自得天机深。”沈瑾谓:“缶翁作画一身胆,著墨不多势奇险。”缶庐的画作不仅贵在精湛绘艺,更在于他的气格和胆识。此作集缶翁诗、书、画、印四美一通的精妙契合,寄怀了诗心文胆般的文学内涵。画面清新雅逸,运笔健硕,独标风骨,气格清新雅逸。由於其在书法上的独特造诣,故其绘画多融入篆籀笔法,将书法、篆刻之行笔、运刀、线条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韵味的独特画风,笔墨恣肆雄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