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6月21日下午3时许,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高温模式开启,如何辨别自己是否中暑?中暑后又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樊晶光介绍,中暑一般有由轻到重的渐进过程。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者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头晕、头痛、乏力、口渴,还有面色潮红,这有可能就是中暑的先兆。如果出现了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就是因为钠盐丢失引起的热痉挛。

热痉挛一般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者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大量出汗且仅仅补充了水分的人群。如果出现了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明显加快等症状,可能就是因为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热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严重的。”樊晶光提到,热射病的典型症状就是急骤高热、皮肤干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起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来源:国家卫健委)

中暑后如何采取急救措施?樊晶光称,如果是在高温天气下户外工作,或者活动时出现了中暑的先兆症状,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分。如果出现了肌肉痉挛,还要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比如含有钠、钾、镁这些元素的饮料。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存在,而且不断加重,要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了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甚至昏迷这些症状时,要即刻就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