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看到一则热搜:你会为了15元餐补,多等8分钟下班吗?

题主所在公司有一条规定,但凡加班到晚上7点30分就有15元的餐补。

当天,题主正在工位上加班干着活,突然眼角瞥见一个同事起身下班。

题主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办公桌上的闹钟——7点22分。

这让题主惊呆了,他不敢想象,居然有人不在意餐补的补贴,而在这个点忙完起身就走。

后来题主了解到,起身下班的同事在深圳当地有房有车,身上没什么经济压力。

沉思了片刻后,题主暗自问自己“什么时候我能不在乎这15元?”

帖子曝光后,众多网友纷纷发自内心呐喊:

“如果都7:22了,也就8分钟,我会等。”

这波回复,不知戳穿了多少人的隐痛。

想起姜文在《中年》中说过一段话:

狗日的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

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

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

说到底,每一个消费的选择背后,都藏着对金钱的衡量。

2

之前知乎有一个帖子:年轻人月薪两万却不敢在商场买衣服,甚至开始逛批发市场。

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月入两万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收入水平,何故做不到服饰自由。

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

受访者小徐是一个月入两万的白领,可即便如此,她看到商场里动辄几千元的衣服,她只觉得无法承担。面对采访时,她坦言:

“每次逛街,看到那些漂亮的衣服,我都会心动不已。但当我看到价格标签时,心中的热情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下来。”

受访者小徐的这段话,让太多人频频点头。

网友@申晨煜的一段高赞回复虽不够严谨,却值得参考:

“两万的月薪不等于两万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月薪-房租/房贷-生活费-人情往来-养娃各项花费-交通费-其他杂项

如此细算下来,最终可支配的费用很可能不过万。

如果还需要给原生家庭反哺或者有攒钱需求的话,钱袋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这,就是成年人生活的真相。

不是负担不起精致的午餐,只是相比之下,他们更要考虑房贷、车贷、教育支出……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总是负重前行的。

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才明白:抛开浮华的假象,曾经你瞧不起的低配,才是人世间的常态。

3

UP主@阿福曾发布过一段视频,视频中他采访了凌晨3点在东莞街头忙碌的一个年轻人。

他是一位95后代驾小哥,每天晚上他骑着车在街头不停地转悠,只为了等待订单的到来。

被问到为什么会在凌晨3点做这份工作时,代驾小哥非常坦白地告知:

“像我以前正常生活的话,我每天早上都是5点钟就醒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被穷醒的。”

如今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代驾小哥愿意牺牲一点睡眠时间,多干一点活。

UP主追问他:“你羡慕那些跟你同龄的人吗?他们可以在外面玩不用拼搏?”

代驾小哥听完并未流露出一丝羡慕,只是自然而然地说到:“有些东西是羡慕不来的。”

想起了作家路遥在《人生》这本书中这样写道: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没有完美的工作,更没有完美的人生。

生活有多累,柴米油盐有多碎,经历过生活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低配的生活中,继续熬,继续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