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乾隆灭了准噶尔汗国以后,正式将西域纳入清朝版图。为了彰显故土新归之意思,所以将这里取名为新疆。

为了管理好这片地区,乾隆于1762年在伊犁设立了伊犁将军,作为整个新疆的最高统帅。此外还在塔城设立参赞大臣,在阿克苏设立办事大臣,用军府制的方式来管理新疆。

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以后,便一再上书希望清廷在新疆设省,按照行省制的方式来管理新疆。最终1884年,也就是光绪十年,新疆终于得以设省。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拖了100多年,新疆才设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府制的管理略显混乱

乾隆收复新疆以后,虽然在这里采取了军府制的方式来统治新疆,可由于这里地广人稀,外加特殊的民族成分,所以管理起来依旧相对混乱。

新疆东部靠近内地的汉人聚居地,清朝在这里采取了和内地一样的州县制。但新疆北部蒙古人、哈萨克人的聚居地,则采取了和喀尔喀蒙古一样的扎萨克制。至于南疆回族、塔族的聚居地,则采取了他们过去的伯克制。

这么一套复杂的管理制度,注定了管理起来会非常混乱。尤其是那些对新疆不太了解的伊犁将军,压根就无从下手。

清朝强盛时期,这种管理制度的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毕竟执行力比较强。清廷也针对新疆的这些地方势力,做出过改革。比如说伯克制,失去了世袭的资格,只能由清廷决定继承者,而且他们做事,必须要得到当地参赞大臣的监督。

这些做法,对新疆的稳定的确有很不错的效果,而且这么做,也大大加强了中原王朝对新疆的管理效率。

不过,等到清朝逐步衰败以后,新疆各地的王公、伯克们,表面上依旧尊清朝为主,实际上则在各自的地盘上当起了土皇帝,而且各位土皇帝们,为了争夺地盘,甚至会大打出手。

再加上大小和卓的后裔们,不断滋扰新疆的安宁,因此清朝衰败后,军府制已经很难继续管理好新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亚军阀、沙俄对新疆虎视眈眈

新疆是一块宝地,不光清朝知道,周围其他邻居们也非常清楚。尤其是七河流域,绝对是中亚数一数二的宝地。

因此,无论是中亚的浩罕汗国,还是北方的沙俄,对新疆早已是垂涎三尺。

1862年,沙俄出兵进入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这里是我们的哈萨克牧民长期放牧的地方,结果却被沙俄给强占了。

他们的人马一路推进到了伊犁和塔城附近,在当地守军的顽强抗争下,沙俄才停下了脚步。到了1864年,沙俄逼着清廷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割走了。这里面包括了大量七河流域的地盘,全部都是宝地。

不得不说,沙俄是真有眼光,看中的都是好地方。

就在沙俄割走外西北大片土地的第二年,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一个叫阿古柏的伯克,带着本部人马冲入了新疆。

他的人马先占据了南疆全境,后夺取了北疆大部分地区,在这里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俨然是不把清朝放在眼里了。

面对如此困境,清朝朝堂之上,却为了海防还是塞防,进行了一场很长时间的争论。左宗棠认为塞防更重要,寸土必争。而李中堂则认为海防更重要,因为列强多数都是从海上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慈禧也答应让左宗棠收复新疆,但只给了500万两银子,剩下的军费,全都要左宗棠自己想办法筹集。

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向海外洋行借了一大笔军费,又带着数万人马抬棺入疆,花了2年时间,在1878年彻底击败阿古柏,收复了新疆绝大多数地区。

为啥不是全境呢?因为1871年伊犁地区已经被沙俄趁乱全部给占了。左宗棠要想收复伊犁,只能与沙俄一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阿古柏好对付,毕竟背后没啥靠山,沙俄就不同了,这也是一个超级大国,万一打败了,绝对是割地求和的结果。

为此,左宗棠一边做好进攻伊犁的打算,一边让人去找沙俄谈判。一开始去谈判的崇厚,在沙俄的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几乎把伊犁全境都卖给了沙俄。后来清廷又派曾纪泽前去谈判。

曾纪泽在前面谈,左宗棠在后面做好进攻伊犁的架势,这才迫使沙俄做出让步,将特克斯河流域还给了清朝。但沙俄依旧割走了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伊犁河谷三分之二的地盘,都被沙俄收入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宗棠:如不设省,前功尽弃

早在1878年,左宗棠就已经建议朝廷,在新疆设省的事情了,不过那时候新疆的核心地区伊犁尚未收复,一切无从谈起。到了1881年,清朝收复伊犁以后,这件事再次被左宗棠提了出来。

不过很可惜,那时候左宗棠又被调任两江总督,因此这事儿推进起来非常慢。即便如此,左宗棠依旧还在上书朝廷,希望尽快在新疆设省。

他的好帮手、收复新疆的前敌总指挥刘锦棠,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一路上走来,发现过去清朝的军府制的管理方式,在当时的新疆已经完全行不通了。只有推行行省制,才能够保住新疆,保住他们的胜利果实。

在左宗棠等人看来,收复新疆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而隔壁的沙俄已经吞并了中亚大部分地盘,他们对新疆依旧垂涎三尺。

如果不在新疆设立行省,将这里和内地进行统一管理的话,那么当地人就很难有归属感。如果沙俄、大小和卓的后裔或者浩罕汗国的余部,再来新疆找麻烦的话,那来之不易的战果,将荡然无存。

最终清廷在光绪十年,也就是1884年终于下旨在新疆建省,撤销伯克制,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魏光焘为布政使,将新疆完全按照内地的管理方式来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阿勒泰加盟,现代新疆的格局基本成型

新疆刚设省的时候,主要分成了4道,分别是镇迪、阿克苏、喀什噶尔、伊塔等。下面还有6个府、10个厅、3个州以及23个县。

不过现代新疆比那时候的新疆还要多一块地方,那就是美丽的阿勒泰。前段时间《我的阿勒泰》火爆一时,其实在新疆刚设省的时候阿勒泰还没有被划入新疆。

那时候的阿勒泰还和科布多一起,归属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到了1904年,为了便于管理,科布多和阿勒泰便分开管理了,阿勒泰也成了清廷直接管理的一个地区。

正是这一决定,使得阿勒泰地区没能跟着外蒙一起分出去单干。到了1919年,阿勒泰地区划入了新疆管辖,从此以后,这里便成了新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