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的确没有那么高的政治水平,但是,比起许多领导同志,林若的胆子要大得多了。他不仅是一个朴素、老实、勤恳、拥护改革开放的省委书记,而且是一个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在重要关头敢说话,敢于挺身而出的省委书记。”

这是曾在新华社总社担任国内部主任的杜导正对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的中肯评价,这位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地方领导人,穷尽一生告诉世人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1924年生于广东潮安,祖上家境殷实,林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接触进步思想,读中学时就参加了当地地下党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又于1945年加入我党,同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

建国后,他一直在广东省基层任职,别看他本人接受过良好教育,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表面上看起来总是给人一种农民出身的错觉,那是因为,他总是愿意深入农村、接触农民,用身体力行实践着“实事求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年大饥荒时期,时任东莞县委书记的林若,做到了全县80万人口无一人饿死的成绩,别看广东省犯下反瞒产错误是从东莞开始的,虽说林若一直紧跟毛主席“左”的农村政策,可在内心存疑之际,他在执行层面还是有所保留的。

说起林若的为官作风,前面提到的杜导正是一位绝佳的见证者,两人相识于十年动荡后期,还共事过一段时间,因志同道合成为挚友。

那段岁月,两家人隔楼相望、常来常往,林若的朴素生活让杜导正感到吃惊不已,家中空空荡荡,只有一张木桌子和几只矮矮的小竹板凳,林若在冬天都不穿袜子,整个人看起来甚至不像干部。

从1971年2月至1982年12月,他从湛江地委常委一路升任广东省委书记,即便成为高干,一家人住进了二层小楼,家中会客厅依旧只有一套木头沙发,难免给人一种寒酸之感,时常下乡视察的他,出行工具也不过是一辆中型面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件事能够深刻印证林若严于律己的官场作风,他膝下育有3个儿子,一位在大学任教,一位在企业任职技术干部,一位在小城市任职中层干部,从严格意义来说,3人无一从政,全都在普通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这件事在广东也是一段美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在包产到户问题上出现了不小的争论,尤其是党内保守力量的反对声此起彼伏,时任湛江地委书记的林若想要让湛江在广东省先走一步。

此后的他大胆推行包产到户,也因此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越是如此,他越是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事实证明,包产到户是当年十年动荡结束后唯一可行的救民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政广东后,林若继续着自己的传奇,富有远见的他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随即提出广东山区开发战略,以此推动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1985年开始践行“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战略目标,广东省于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称号。

源于此,也就有了开篇提到杜导正的那句评价,林若的风度与为官底气从没有因为时间、地点、职务变迁而改变过,无论何时总是给人留下“厚德务实、勤政严谨、清廉正气”的好印象。

1988年,走访广东的王光美也曾专程拜访过林若,可林若却一度表示谢绝。

“我家里没什么好看的,你还是不要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王光美不请自来后,眼看林若朴素至极的家,震撼之余更多的是无言的感动,如此两袖清风的高官真的不多见。

1997年1月,年过七旬的他正式退休,为民生孜孜以求的脚步并未停下,为了解决老少边穷地区“读书难、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他总是轻车简从下乡视察,用两年时间踏遍南粤大地,亲眼目睹老区真实情况,亲耳聆听老区人民心声。

2001年底,林若负责的广东省促老会与省教育厅向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名呈送《关于老区部分小学急需改建的情况报告》,从那之后3年半的时间里,全省投资16亿元,新建3788所小学,而这仅仅是他推动“幸福工程”的冰山一角。

2012年10月7日,林若在广州病逝,享年88岁,这位富家子弟出身的高干坦然离开了,他兑现了诺言、完成了使命。

“当年闹革命,不就在党旗下宣誓‘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终身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