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9日入梅以来,安徽省黄山市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境内多条河流、水库水位出现抬升。

据中国天气:安徽黄山市平均降雨量超过了250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歙县许村523.9毫米。屯溪、休宁、歙县24小时降雨量也打破了当地观测史最强单日降雨纪录。

黄山的雨究竟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徽州一古桥重修11年后再遭冲毁,多处景区暂停营业

古桥重修11年后再遭冲毁

澎湃新闻获悉,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在此次降雨中被洪水冲毁。

公开资料显示,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距今已有700多年,桥长26.65米,宽3.85米,高距水位4.55米,2001年6月列入第五批“国保”单位。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2013年环秀桥就曾在洪水中被冲毁,灾后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于当年年底前完成了修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1日上午9时环秀桥情况。呈坎村村民供图

黄山市气象台06月20日17时30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徽州区岩寺镇、西溪南镇、潜口镇、呈坎镇、洽舍乡、杨村乡、富溪乡6小时降水量可能达160毫米以上并持续。6月20日,呈坎景区发布公告称,因受暴雨天气影响,景区部分区域存在积水情况,道路湿滑,为确保广大游客朋友们的人身安全,呈坎景区临时闭园,现场售票点停止售票,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6月21日上午,呈坎村党总支书记罗志刚向澎湃新闻确认,环秀桥是在20日晚6点半左右被洪水冲毁的,当时的雨势很强,但从目前来看,受损情况相较2013年要轻。

“桥面以上的木质结构件大部分被冲走了,具体的受损程度需要进一步评估。”罗志刚告诉记者,文物部门人员已经赶到呈坎村实地察看文物受损情况。

呈坎镇镇长宫德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1日上午呈坎村的水位已经下降,可以看到环秀桥桥面以下情况,桥墩主体没有受损。

据中新社报道,2013年6月30日,千年古村落呈坎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灾袭击,包括中华第一祠罗东舒祠(宝纶阁)在内的49幢国宝和大量的古民居受损严重,而拥有700年历史的元代环秀桥被洪水冲毁。

上述报道称,在遭受洪水冲毁后,当地组织专业施救人员寻回75%以上的木质构件,后经文物部门的鉴别,整理和编号并妥善保管。同年10月22日,环秀桥修复工作正式启动,修复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派专业人员指导,力求“修旧如旧”,完美还原其原有风貌。11月30日,环秀桥修复工作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12月8日,按照徽州古老传统环秀桥的牌匾被挂上,被洪水冲毁的700岁环秀桥再现“昔日风貌”。

罗志刚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寻找到部分环秀桥的木质结构件,从日后修复的角度来看,应该会比2013年的容易,因为当年石质结构的桥面也被冲毁了。

公开资料显示,被南宋理学家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呈坎村,是世界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东汉八卦风水古村落,其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有18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东汉、唐、宋等历代建筑180多处。

罗志刚介绍,在本轮降雨中,呈坎村的其他文保建筑目前还没有出现损毁的情况,有部分建筑因洪水受淹受潮,但好在水位不深。目前村里的村民转移安置工作已经完成,上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已到达安置点安抚群众。

徽州区多处景区暂停营业

受洪水冲击,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古村落已无法承担旅游接待任务。

西溪南镇西溪南村民委员会在紧急通告中称,受“6·20”洪水影响,西溪南古村落内部分设施被破坏,无法承担旅游接待任务。考虑到汛期尚未结束,洪涝风险还未解除,决定自2024年6月21日开始,对古村落采取临时封闭措施,暂时不对外接待游客(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告)。

公告还称,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当前西溪南已全员行动,开展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请广大游客朋友们给予理解、耐心和支持,让西溪南古村落更好更美丽更有秩序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西溪南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郊,是西溪南镇政府所在地村。该村因傍丰乐河南岸,故又称丰溪、丰南、溪南。该村由后唐始建,经五代、两宋鼎盛于明清,有1200年文明史。村内拥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屋阁和绿绕亭,先后跻身“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据《黄山日报》报道,今年“五一”假期,徽州区西溪南村迎来“泼天流量”,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一跃成为实打实的“网红打卡地”。

截至6月20日17时,徽州区平均降雨量327.5毫米,全区18座水库水位上升,8座达到汛限水位。其中,徽州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于6月20日发布消息称,6月20日10时40分,接丰乐水库管理处电话通知:丰乐水库当前水位202.52米(超汛限1.52米),入库流量350立方米/秒。水库计划20日上午12时加大泄洪流量至400立方米/秒。请呈坎镇、西溪南镇、岩寺镇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立即通知丰乐水库下游沿河各村、景区景点、在建涉水工程等相关责任人加强预警巡查和劝离涉水人员,确保安全。

6月21日,徽州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再发通知称,上午11时,接丰乐水库管理处电话预警通知,丰乐水库当前水位204.38米(溢流0.38米),出库总流量266立方米/秒(其中,泄洪洞200,溢流38,发电28)。为迎接下一轮强降水,按照丰乐水库调试方案,计划今日中午12时,泄洪洞泄洪量从200增加至450立方米/秒。请水库下游呈坎镇、西溪南镇、岩寺镇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继续加强预警巡查和劝离涉水人员,确保安全。

目前,徽州区已有多处景区暂停营业。

根据黄山市徽州区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6月21日《关于全区部分景区景点暂停营业的提示》,截至2024年6月21日9:00,唐模景区、呈坎景区、潜口民宅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谢裕大茶博馆、金紫祠景区暂停营业;西溪南、灵山、星空呈阳等乡村旅游景区点暂停营业。请广大游客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和水势变化,合理安排行程,不要盲目外出,不要在河边停留,切实做好自身安全防范。

安徽:需关注

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6月21日9时,安徽省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三天,安徽自北向南有强降雨过程,沿淮淮河以南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当日,安徽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朱佳宁向澎湃新闻介绍,入梅以来,沿江江南出现持续强降水,黄山、宣城、芜湖和铜陵累计雨量大,降雨强度强。6月18日20时-21日08时,黄山、宣城、芜湖和铜陵平均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黄山市平均雨量250.1毫米。全省有1617个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934个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超过250毫米的有171个站,最大歙县许村523.9毫米。

朱佳宁表示,未来安徽省多强降水过程,主雨带在安徽省南北摆动。6月21-22日安徽省自北向南有强降水过程。21日沿淮到沿江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22日淮河以南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23日-25日主雨带南落。23日-24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6日后主雨带北抬。

朱佳宁提醒说,本轮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需要关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气象风险。

来源丨澎湃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