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5日,日本宣告投降之后,汉奸陈公博终于坐上了日本人庇护的飞机,悬着的心终于算是踏实了一些。
他以为自己已经逃出生天……
深夜,陈公博来到东京的一家隐蔽居所内,灯光昏黄,映照着他紧张的面容。陈公博与几位日本军官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榻榻米上,室内的气氛十分凝重。
陈公博压低声音:“诸位,我现在的处境你们都清楚,若不设法,我必将落入中国政府手中。”
一位日本军官不禁皱眉:“陈先生,您的要求我们已经尽力而为,但形势不容乐观。”
陈公博看着他,像在抓住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我有一个计划,只需你们配合,便可让我暂时消失于世人的视线之中。”
日本军官们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其中一人开口:“愿闻其详。”
陈公博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我们可以制造一起自杀事件,对外宣称我在逃亡途中不幸身亡。这样一来,我便有机会隐姓埋名,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日本军官们沉默良久,显然不愿意答应陈公博这种荒唐的请求,但还是有人点了点头:“这或许是个办法,但风险极大,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陈公博心中大喜,坚定地说:“我已经没有退路,唯有冒险一试。”
不久后,消息传出,陈公博在逃亡中自杀身亡。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没有人相信这个贪生怕死的汉奸就这么畏罪而死。
日本人也知道,继续庇护陈公博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国际冲突。陈公博在日本得知消息后,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心中的恐慌如潮水般涌来。
在重重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将陈公博遣返回中国。在前往港口的路上,陈公博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如死灰。
回国后,陈公博被关押在苏州监狱,在牢房里,他坐在冰冷的床铺上,等待着法庭对他的宣判。
他握起一支一寸短的铅笔,开始写下自己的自白书,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好让自己不那么绝望。
1925年春天,留美回国的陈公博由廖仲恺引荐加入国民党,并与汪精卫结盟,二人亲密无间,仿佛兄弟一般。
依靠着汪精卫的提携,陈公博在十年间迅速成为了国民党内部身份显赫的大人物。他已经能与汪精卫并肩站在紫金山巅,一同俯瞰这座古老的城市。
而彼时,汪精卫也做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决定——组建汪伪政权,投靠日本人。
尽管陈公博满腹才华,但其本质还是一棵墙头草,在国家大义和汪精卫的知遇之恩面前,果断地选择了追随汪精卫,成为汪伪政府第二号人物,并就此沦为汉奸。
陈公博读完后,手中的自白书轻轻滑落,他的身体仿佛失去了支撑,整个人显得异常颓废。
根据陈公博所犯的种种罪行,在法庭上极力想为自己辩解的他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人的同情,“被告人陈公博,因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那些罄竹难书的罪行历历在目,无论他说了什么,中国人民也不会相信这个罪大恶极的汉奸会悔过。
陈公博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没有谁会为他求情,这样的汉奸是国家的耻辱,每个人都恨不得能杀之而后快,他的结局也早已注定!
在1946年6月3日,苏州监狱的刑场上,陈公博站在行刑队的前方,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狡猾和傲慢,只剩下平静和认命。
随着一声枪响,陈公博的生命就此终结,他背叛民族、背叛信仰、背叛国家的一生也就此落幕,终其一生他没有功勋也没有荣耀,只有人民永远的唾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