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乐,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两当人,1988年1月出生,现为两当县合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创办的两当县合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累计投资450万元,占地330余亩,其中:建设标准化孵化室1个、标准化育雏脱温室3座、50吨保鲜库1个、多功能展厅1个、产品包装车间1座、变蛋加工车间1座、放养式移动圈舍15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作社于2018年被评为首批“扶贫车间”示范点,2019年被评为市级示范点,2019年荣获“两当县电子商务扶贫贡献奖”,2021年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同年被评为县优秀新型职业农民,荣获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1月被评为市级乡土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系桑梓回乡创业,发展壮大绿壳蛋鸡。2014年,在外务工的赵炳乐心系家乡,说服动员多名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务工青年回乡创业,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赵炳乐立足当地的生态优势,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结合生态放养绿壳蛋鸡养殖短平快的特点,先后创办了西坡绿源家庭农场和两当县合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逐步探索出“小群体·大规模”、“合作社+子社+农户”的蛋鸡养殖模式,带动西坡及周边乡镇16个合作社和690户群众参与生态放养蛋鸡养殖,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绿壳蛋鸡,在脱贫攻坚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发挥卓越贡献,为打造嘉陵江上游百万羽生态放养鸡养殖基地夯实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助农增收为己任,携手发展富民产业。近年来,赵炳乐按照县“三养一药”和“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思路,秉持“四统一”机制(暨: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养殖标准、统一销售),通过“四无偿、五保证”的方式(即:无偿提供市场信息,无偿提供养殖技术,无偿提供饲料配方,无偿提供防疫服务;保证给大家提供无病雏鸡、保证养殖户一个月内掌握基本养殖技术,保证鸡蛋和鸡能及时出售,保证原价供应饲料,保证良种的养殖效益高于本地品种),让群众免去蛋鸡养殖及销售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小群体大规模”产业发展的信心和热情,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小群体·大规模”、“大社带小社、小社带群众”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690余户群众养殖生态放养鸡80万羽。合心合作社年育雏绿壳蛋鸡达16万羽,自行养殖6万羽,年总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立品牌提升品质,示范带动“绿色”发展。绿壳蛋鸡养殖初具规模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将鸡蛋卖出去、卖一个好价钱。为树立良好的农产品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赵炳乐全力开展绿壳鸡蛋和五黑鸡绿色品牌认证,着力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先后注册了“琵琶崖”商标和绿源乌鸡蛋品牌,申请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增加了变蛋生产线,进一步拓宽了产品广度,极大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陇南师专农林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研究林下散养绿壳乌鸡产蛋性能提升技术、生态放养鸡肠道綜合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技术;建成了绿壳鸡蛋筛选加工流水线,同步实现鸡蛋上机、清洗、风干、杀菌、喷油、喷码、过滤、分级和包装,提升了鸡蛋品质和包装效率,缩短了从生产到市场的时间,真正实现了工作高效化、管理科学化、鸡蛋品质化、产品品牌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赵炳乐凭着不懈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开拓了一条共同致富的发展路径。他总是对别人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群众的信任,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所以不管发展到哪一步,都不能忘了回馈社会和乡亲”。

乡村青年,从外出到归来,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新农村’和‘新农人’的双向奔赴。下一步,西坡镇将持续完善优化“筑巢引凤”相关措施,不断为返乡青年搭建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完成从“归雁”到“领头雁”的蜕变,进而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

(来源:陇南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