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和县牢牢把握“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充分挖掘产业基础优势,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和提升农产品产值为重点,通过抓点示范、科技创新、技术培训等有力举措,做足“棚文章”,做活“棚经济”,推动县现代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助农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夏时节,走进西和县十里镇现代农业蔬菜大棚示范园区,放眼望去,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株株成熟的辣椒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洋葱、豆角等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吊蔓、修枝、采摘,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和县十里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推,持续把产地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动能。把产业振兴作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巧打季节差、时间差,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通过探索发展大棚设施农业,促进设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为富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我们合作社共种植设施辣椒30亩,四季豆25亩,洋葱40亩,蔬菜产值大概在85万左右,辐射带动周边85户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更加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我们的蔬菜主要销售到天水、兰州、西安、四川等地方。”陇南润坤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国成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足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设施改造提升,近年来,县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高产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园区,配套形成了集育苗、栽植、水肥一体化管控、订单销售为一体的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同步推广现代设施农业装备,县设施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实现温室从小跨度到大跨度的转变,温室大棚从单栋到整体连栋的转变,棚内种植管理从膜下滴灌到智慧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设施环境调控等“智慧化”的转变,提升了设施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推动了县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来源:陇南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