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光照充足,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守望丰收的季节,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摆所镇的3000亩紫王葡萄迎来了成熟前的最后一道管护工序——套袋。6月20日,走进摆所镇热水村村民杨显富的180亩葡萄园,一串串青翠欲滴、水润饱满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二十余名工人穿梭在葡萄园里,把一串串葡萄装进纸袋,让葡萄在“新衣”的保护下健康成熟迎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人正在给葡萄套袋(长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套袋可以防虫防病,同时防止太阳暴晒,我们一天最快可以套差不多两千个纸袋。”工人一边套袋一边说。

另一边,有工人正在给葡萄地施今年的第五次钾肥,最大程度保证土地营养供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人正在给葡萄地施肥(长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种植大户杨显富介绍:“我们葡萄是从三月份着手管理的,前期主要是抹芽、定枝、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现在套袋也套了三分之二了,预计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全部结束。今年我们加大了肥料和人工的投入,预计葡萄的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左右。”去年,杨显富共发放群众务工工资近20万元,而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发放务工工资超过22万元。

近年来,热水村以种植紫王葡萄为主,发展紫王葡萄种植3000亩,像杨显富这样的葡萄产业园种植大户共19人,每年可带动3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成套袋的葡萄(长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热水村葡萄套袋已完成1500余亩,完成总量的百分之五十,预计在七月初完成套袋工作。为增加紫王葡萄产量、有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今年我村争取项目资金三百万元,在棉花冲种植基地新增100亩紫王葡萄,为棉花冲基地300亩紫王葡萄进行滴灌设备全覆盖,并完善观光步道,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摆所镇热水村党总支部书记陈玉聪说。

2024年,摆所镇围绕长顺县“围农兴工”发展战略和全镇“一主两优”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持续巩固提质紫王葡萄产业,当前正如火如荼开展套袋及追肥管护,预计八月中旬成熟上市。(邓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