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文/鲁璐 图/杨忠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移动终端的普及,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近视防控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还记得那所拥有500多人、近视率连续多年为零的云南湾塘小学吗?那里的学生视力基本稳定在5.0及以上,学校鼓励学生多做户外运动,定期调换座位来预防近视。除了电子白板、计算机课上的电脑,学生们很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湾塘小学保持低近视率的一系列经验和举措,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了有益借鉴。孩子的未来离不开健康的双眼,近视不只是戴个眼镜那么简单,一旦发生了就不可逆转,特别是在低年龄阶段发生近视的孩子,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导致视力损伤。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健康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孩子们的视力健康面临着新的威胁,不少人把近视的原因归咎于此。其实不然,要知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既与个人学习、生活习惯有关,也同教育体系、家庭环境等密切相关,只靠一味杜绝使用电子产品意义不大。我们应该改变教育理念,从过度重视智育转向全面发展,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鼓励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引导孩子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帮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长、成才,而非追求成绩和升学率。我们应该将孩子的健康置于首位,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儿童青少年近视这一社会问题。

预防近视,防大于治,其“绝招”就是户外活动。此次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中提到,户外活动是有效的防控手段,要确保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有两小时的户外时间。暑假临近,不妨鼓励孩子们多参与户外活动,亲近自然,享受运动。同时,作为家长也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强化视力保护和定期检查。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努力,共同守护孩子的清晰“视界”,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