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欧委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6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回应称,这一调查罔顾事实、漠视规则、预设结果,实际是将调查工作武器化、政治化,打着公平竞争的名义破坏公平竞争,对此我们坚决反对。发言人强调,实践充分证明,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出路,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

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以决定是否加征关税。被调查的三家中国车企是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中方已多次表示反对。近期,商务部部长与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在马德里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西班牙经济工业合作混委会第29次会议时表示,欧方以“产能过剩”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所谓“产能过剩”,过剩的不是产能而是焦虑;所谓“市场扭曲”,扭曲的不是市场而是心态。

有的国家担心,欧盟提高关税,看似是在阻止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保护欧盟固有市场,但失去强有力的对手之后,会损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正常发展,若是技术全面落后于中国,那即便是增加100%的关税,也无法阻止民众购买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对于欧盟这种自断双臂的做法,欧盟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但这一决策还是被强行执行。导致外界普遍认为,他们的做法属于是自断双臂,不仅违背了全球自由贸易的原则,更对本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在意大利南部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对记者表示,希望阻止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对于德国车企来说影响巨大。据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数据显示,过去10年里,宝马、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销售了1920万辆汽车,占每家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30%至40%。如果欧盟的“关税大棒”遭致报复性措施,无疑将损害这些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利益。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德国的支持与否往往决定着欧盟动议的成败。在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问题上,德国也长期在游说欧盟将关税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本周,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将访问中国,预计将就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等展开磋商。同时,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纷纷表示反对加征关税。它们担心中方潜在的报复措施将损害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绝不会因为跟欧盟之间还算相对融洽的关系,就会坐视欧盟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如果欧盟最终真的实施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措施,中国一定会进行反制的。但另一方面,从德国自身的角度上来讲,尽管中欧之间围绕着额外增加关税的摩擦很难通过谈判解决,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德之间就没有办法绕开欧盟加征关税,对双方造成的影响。说白了,欧盟只是一个松散的经济、政治邦联,最终要不要落实下去,如何落实下去,欧盟成员国还是有很大自主权的。

而在这期间,中国也不会让欧盟好过,新华社北京电 针对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近日回应称,此次调查是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调查机关收到申请后,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对申请书进行了审查,认为申请符合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调查机关将依法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外媒报道所知,光是在去年,中国就进口了超过60亿美元的猪肉产品。而这其中就有超过一半猪肉的产品,都来自于欧盟国家。中国是欧盟国家最大的猪肉海外市场。且这些猪肉产品之中,也包括了很多类似于猪耳朵、鼻子、猪脚等在欧洲不受青睐的部分。所以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欧盟也将很难再找到其他的可代替市场,欧洲肉类行业就会因此蒙受巨大损失,而西班牙就是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之一。而西班牙也是发起此次电动车关税的主要推动者。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对于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同时,发言人表示,敦促欧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中欧相处正确之道,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

此外,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也阐明了立场,释放的信号相当强烈。发言人表示,欧盟的这个举动违背了世贸原则,不光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损害,也危害到了全球的汽车供应链的稳定。中方会坚定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可以说,中方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贸易合作是建立在互惠共利的基础上的,贸易保护不光不得人心、也是不被现代经济环境所接受的。并且,中国的进口商多不胜数,少了欧盟这个供应商,中国仍可以快速填补市场空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今年初,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据熟悉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案的业内专家透露,该案初裁结果预计将于8月底前公布。针对欧方表态,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产业界的“坚决反对”有明确、足够的法理依据。回顾欧方的这场所谓调查,从调查发起,到中间的调查过程,再到初裁披露,各个环节都透露出一个词:不合理。

我们看啊,中国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经历了和美国的贸易战之后,明显硬气了很多。尤其是美国主动发起了贸易战,但没打赢。经此一役,大涨了我们的气势,大涨了我们的信心。欧洲?和美国比算哪根葱啊!当然了,我们不希望打贸易战,但中国并不怕打贸易战。特朗普当年叫嚣贸易战很容易,美国会赢得很轻松,然后呢?美国都奈何不了中国,一村一国的欧洲,又有何能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你耍的一切花招都是浮云,徒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