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夏至节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下降范围小,骤来疾去,常常会形成“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气温高、湿度大形成了夏至过后的气温特点,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要如何有效防暑降温?是只要空调开大、冷饮管够就可以“避暑”了吗?医生表示,并不是。以及洗冷水澡并不比温水澡更降温,还有哪些你习以为常的防暑降暑误区呢?接着往下看~

误区一:只有户外才能中暑

中暑跟人体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有关,并不是只有在大太阳底下才会中暑,即使是在室内,如果处于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中,同样会中暑。

误区二:消暑只能靠空调

事实上,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生活,人体温度调节能力、免疫力都会降低,而一旦去到高温环境中,反而更容易中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误区三:喝冷饮可消暑

喝冷饮只会产生片刻的凉爽感及短暂的心理安慰,过度依赖冷饮,不仅会使身体的降温机制受到干扰,也会导致机体自身散热能力下降,还会对肠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误区四:大量喝水更解渴

突然大量喝水可能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引发头痛、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症状,甚至还会增加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让人产生“越喝越渴”的错觉。

误区五:冷水澡的降温效果更好

冷水澡并不比温水澡更降温,因为冷水澡会给身体制造一种“环境变冷了”的假象,反而会让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且,天气炎热,人体易流汗,此时的皮肤毛细血管属于扩张状态,若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心悸、头痛等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误区六:化纤面料的衣服更凉快

化纤面料的衣服虽轻薄,但吸水性、透气性都不好,皮肤很难通过汗液蒸发进行散热,因此穿这类面料的衣服并不会使人感到更凉爽。

除此之外,端午过后很多人会开始觉得乏力、没胃口,所谓“夏至无病三分虚”,那是因为这段时间天气热、出汗多,我们的阳气全跑到外面来了,所以内里就有点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多晒晒太阳、泡泡脚、搓搓耳朵,通过这些最简单、最易做到的“养阳”小妙招,来保护我们的“阳气”,增强我们的体质。

夏至已至,北京卫视愿大家在这个夏季,长夏长安!

信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