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朝共同防御条款”还没正式给俄罗斯带来好处,来自韩国的警告就发出了。朝鲜和韩国之间的矛盾不必多说,因此俄罗斯和朝鲜的共同防御条款,相当于直接宣布站到韩国的对立面上。

此次俄朝结盟之前,韩国一直奉行不直接向活跃冲突地区运送武器、禁止向乌克兰运送致命性军事援助的政策。但在昨天,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称,韩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张浩镇已经表态,韩国对俄朝协议深感担忧,除了谴责之外,韩国将重新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立场,作为对俄罗斯的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粉们肯定看不起韩国,在他们眼里领土小的就没有实力。只不过恰恰相反,根据SIPRI数据研究显示,2018到2022年,韩国武器出口都排在全球第9的位置。2023年更是大幅增加(翻倍),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173亿美元。

并且韩国军工企业和韩国政府之间的特殊模式,让他们的武器质量非常高,在国际上深受欢迎。根据ISW预测,这种发展趋势,到2027年韩国就会成为排在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之后的第4大武器出口国。

想必只有乌克兰一脸懵圈,难道之前点名向韩国要而他们不肯给的海马斯精确制导火箭、陆军战术导弹和K239海雾以及T-80U要来了?

这样一个国家要是加足马力也开始给乌克兰援助重型武器,对俄罗斯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然,对俄粉而言什么都无所谓,大帝一个屁全崩了。但事实却是,韩国表示将报复后,第二天普京在越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立即回应并透露了一些“服软”的意思。

在该发布会上,普京多次重申:俄朝协议只是1961年条款的“翻版”;只要韩国不进攻朝鲜,完全可以忽略该协议。

毫无疑问,俄粉不担忧,但普京担忧,他对俄朝结盟立即淡化的行为,无非是为了让韩国放心,并且不重新考虑援助乌克兰的政策。当然,俄罗斯决不能“真正服软”,随后大帝警告了韩国:韩国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俄罗斯将对这种政策采取未指明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由于俄罗斯对世界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国开始改变其政策,优先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拦截导弹。美国国家安全发言人约翰·柯比在普京访朝之后表示,美国将“重新调整”爱国者导弹的出口优先顺序,以便“下线”的导弹将直接运往乌克兰。美国未来 16 个月生产的数百枚爱国者导弹和 NASAM 弹药将运往乌克兰,无论哪个国家订购了这些导弹。

并且,相比几周前美国批准基辅使用美国武器对俄罗斯境内发动袭击,但仅限于哈尔科夫边境地区。昨天,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已经通知了乌克兰,乌克兰可以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打击边境另一边任何地方的俄罗斯军队,而不仅仅可以打击哈尔科夫附近地区的俄罗斯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可惜的是这大概率只限于F16战机,如果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就更好了。

另外,昨天罗马尼亚决定将本国唯一一套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捐赠给乌克兰。这冲击力还是挺大的,俄罗斯对周边国家的威胁,已经到这种程度了。罗马尼亚的决定并没有任何问题,相反他们觉悟了:帮乌克兰就是帮自己。会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只有俄罗斯,而一套爱国者并不起到任何作用。如果乌克兰失败,那么他们留着这些毫无作用,还不如全送出去共同御敌。

这样的小国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将更加清楚,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并不是因为什么北约东扩,因为俄罗斯早就有两个邻国是北约成员国,北约的大炮19年前就通过爱沙尼亚架在了俄罗斯的门口,只不过从未向俄罗斯点火。

人们终究会醒来,然后看清敌人邪恶的面貌。如丘吉尔所说:小姐,我可能喝醉了,但明天早上我会清醒,而你依然丑陋。

可能同样是为了安抚美国和西方,在越南的新闻发布会上,普京还提到“俄罗斯没有要求任何人在乌克兰“使用其能力”,也没有人提出以这种方式帮助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有点绕口,不过意思还是能理解出来的,应该是暗示俄罗斯并没有让朝鲜加入到乌克兰战场,即朝鲜不会派兵援助俄罗斯。

俄乌的前线上,近期也开始激烈了起来。哈尔科夫正在被乌克兰慢慢收复,此前让俄粉兴奋的沃夫昌斯克东北部多个阵地,已经被乌克兰拿了回来。乌克兰总参谋部报告说,乌克兰军队击退了蒂赫附近的俄罗斯进攻,并夺回该据点。20日上午开始,俄罗斯在沃夫昌斯克附近的进攻强度大幅下降。

其他方向上俄罗斯昨日也并未取得什么推进,反而是被乌军炸了至少两处石油设施,这令一些俄罗斯军事博主相当愤怒,怒斥俄军现在成了漫无目的的无头苍蝇。

最后是一个有趣的消息,据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朝,给金正恩送去了一辆价值1200万的毫车阿鲁斯,然后作为回馈,金正恩回送了普京一块形似“墓碑”的东西。

从照片里看,普京的表情似乎有那么一点僵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泽连斯基,他获得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支持,并且令那些国家愿意无条件为乌克兰提供大量援助。曾经的乌克兰在世界上毫无存在感,如今每一次欧洲峰会,乌克兰必然被邀请在列,与会者名单中必然会有泽连斯基的名字。

显而易见,却又无比正常。有些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而有些人离开时才让人感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