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陈道峰

近期天气炎热,极端天气频繁发生。这对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如何在炎热的夏天,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安然度过,是每个人都不得不考虑的事。对于身体偏弱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现在处在炎热的夏季,老年人不仅要注意身体上的防暑,还要注意心理上的‘防暑’,防止‘情绪中暑’。”淄博怡然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咨询师刘芙蓉曾多次为老年人开展心理咨询讲座。酷暑天气,针对老年人如何合理调节饮食和心理,刘芙蓉给出了一些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芙蓉说,老年人应保持清淡饮食,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和改善血液循环。应在早晚室外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时应紧闭门窗,拉上窗帘,必要时使用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营造阴凉环境。要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如果老年人经常处于高温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容易引起中暑。要适当运动,每天应安排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以活动身子骨为主,舒经活血,保持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有一定的运动量。

老年人要注意克服性格弱点,保持淡泊、宁静心境,学会转移不顺心之事,做到既“修身”又“养生”。

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况的刺激。对于气郁体质的中老年人,在夏季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情绪中暑”,如烦躁易怒、夜睡不宁、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避免“情绪中暑”症状的发生。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当人进入老年后,很自然地会感到自己的生命已接近尾声,由此产生一种无奈和惋惜情绪。如果让这种想法成为指导自己生活的主流意识,就会对许多仍值得去做的事情采取拖延、甚至不做的消极态度。有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但能使自己活得更长寿,也能活得更健康,更有意义。

防止“情绪中暑”,还要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积极的心态,规律的生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乐龄一族应对酷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