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入伏的计算方法和各伏的时间。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开始关注起何时“入伏”,“什么时候最热”、“哪天出伏”等等。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次性来说清楚。

先来看看“入伏”,所谓入伏,就是开始进入三伏天了。而关于哪天入伏,也是有详细的计算方法的,这个主要是基于干支纪日法和夏至节气的日期,即“夏至三庚数头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为初伏的开始,也就是入伏的日期。庚日,是指天干为庚的日子,由于天干有十个,因此每隔十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而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则是“初伏”第一天。

然而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就是中伏的第一天。等到立秋节气后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的第一天。一般来说,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取决于是否出现闰中伏),末伏也是10天。以上就是古人确定的三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这一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推算出2024年的入伏时间。2024年的夏至是在6月21日,那么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往后数第三个庚日,就可以得到入伏的日期是7月15日,中伏是在7月25日,而末伏是在8月14日。这样出伏的时间也好确定了,今年是在8月24日出伏。

二、今年入伏是早,还是晚?

要判断今年入伏是早还是晚,我们需要参考历年的入伏时间。通常情况下,入伏的时间在每年的7月中旬左右,但具体日期会因年份而异。

不过在民间所说的入伏的时间早和晚,看的是农历。一般农历六月份入伏的 话,就是“晚入伏”。反之,在六月份没到就入伏了,就是属于“早入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是在农历的六月初十入伏的,所以是属于“晚入伏”。古人之所以如此的重视入伏是早还是晚,是因为入伏的早晚不仅与当年的气候状况有关,在民间就有“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晒死牛”的说法。

说的是入伏比较早,这样到了三伏天的时候不会很热。而相反,入伏的时间比较晚,那么伏天就很热。

类似的还有“早入伏雨连连,晚入伏旱了田”,说的是入伏早的话,预示着当年的雨水多,而晚入伏的话,则雨水少,晴天多,还容易出现干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和前面一句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入伏早,雨水多,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所以“凉飕飕”。相反,入伏晚了,雨水少,气温高,所以是“热死牛”。

三、今年的三伏天热不热?

关于三伏天的热度,这主要取决于当年的气候状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年的三伏天都很热,只是炎热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因为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容易感到闷热难耐。

在民间还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而三伏天中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特别是在“中伏”期间,往往是三伏天最热的时候。今年的中伏有20天,自然也就更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三伏天的热度也出现了波动。

对于2024年的三伏天来说,其热度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多,使得三伏天的气温更加极端。比如出现持续的高温高热天气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编认为,在今年的三伏天不仅气温高,可能降雨也会偏少,大家可要做好防旱的准备,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前期的雨水多,后面出现旱情的概率很大。而在北方地区,前期的雨水少,估计在后面容易出现大的持续降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