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立后,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经过一百余年的时间,“武夫鸷卒遭时致位者虽有之”,但“起健卒至政府,隐然为时名将”,却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家喻户晓的狄青,另一位虽然名气不高,但也颇有能力,而且精通“八阵遗法”。那么,这位北宋中期的名将到底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料事如神

此人名叫郭逵,字仲通,他的兄长郭遵在与西夏作战时战死,朝廷于是录用郭逵为三班奉职,在范仲淹麾下任职。范仲淹对郭逵很好,还勉励他要多学习。当时,郭逵虽然级别不高,但却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眼光。当时,宋军准备攻取西夏的灵武,郭逵认为,“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没过多久,任福兵败好水川,全军覆没。

后来,陈执中担任京东路安抚使,推荐郭逵为驻泊将。有一次,陈执中与郭逵讨论当世名将。陈执中认为葛怀敏当属名将,然而郭逵却认为,“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过了几天,前线传来战报,葛怀敏在定川寨之战中战死,宋军损失九千多人。陈执中称赞郭逵“知兵”,并推荐他担任真定兵马监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镇西征南

不久,保州的军兵发生哗变。郭逵奉命招抚,他单骑入城,成功安抚了哗变士兵,因功被封为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后来,湖北溪蛮彭仕羲叛乱,郭逵被任命为路钤辖兼知澧州,“得蛮亲信为乡导,尽平诸隘”。之后,郭逵历任迁殿前都虞候、泾原路副都部署等职。1065年,郭逵出任陕西宣抚使,判渭州,负责防御西夏。

郭逵的工作非常出色,“加检校太尉、雄武军留后”,但因与王韶等人的意见相左,从而“落宣徽使、知潞州”。不久,郭逵恢复了宣徽使。1075年,交阯的李乾德进犯北宋,攻陷了邕州等地。第二年,郭逵被任命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广南宣抚使,率领大军征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落寞而逝

南征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郭逵“先遣将复邕、廉”,在抵达广西后,“讨拔广源州,降守将刘应纪;又拔决里隘,乘胜取桄榔、门州,大战富良江,斩伪王子洪真”。但是,交阯境内瘴气严重,宋军“兵夫三十万人,冒暑涉瘴地,死者过半”。最终,郭逵“与贼隔一水不得进,乃班师”。宋神宗闻讯后,贬郭逵为左卫将军,“西京安置,屏处十年”。

直到宋哲宗即位后,郭逵才重新得到启用。1088年,六十七岁的郭逵病死,被追赠为雄武军节度使、司空。郭逵精通兵法,对八阵图也有着研究。有一次,他曾为宋神宗讲解八阵图的奥妙。在练兵时,郭逵“择诸校习金鼓屯营者六十四人,使人教一队,顷刻而成”。另外,郭逵在作战时,“爱惜士卒,不妄加诛戮”,“虽坐征南无功久废,犹隐然为一时宿将云”。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