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久负盛名的梁山泊英雄帮,向来被视为反抗暴政、为民除害的至高典范。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人们更是把这群好汉当成了不畏权威、敢于反抗的民间英雄来歌颂。可是在宋江临终前,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饰演的这个大当家角色,似乎并非是出自本心,而是一直被某个幕后黑手在操纵。到底是什么人,让宋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突然醒悟过来?难道前期的一切英勇事迹,都只是出于别人的主导?纵横梁山泊数十载,点点滴滴的征战生涯,最终宋江对此作何看法?一切的疑惑,只能在了解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之后才能解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遇吴用 聚集英雄

大宋年间,华夏大地阖境太平,但民间的疾苦却无人问津。晁盖乃吴县人士,为官时恪尽职守,实心佛事。一日,他得知本县太守蔡成虞为讨好上级蔡京,索要巨额贺礼,欲把重担加于黎民百姓身上。晁盖知此举将致穷民更加无依无靠,遂与吴用等人同谋,伺机打劫了蔡成虞派人押解的贺礼。

这一举动引起当朝极大震动,晁盖等人被通缉,只得选择远走他乡,暗藏行踪。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伙同了林冲、武松等一干豪杰。眼见势单力薄,晁盖决定暂避于梁山之中,结识了当地寨主王伦。不料王伦对他们勾心斗角,林冲怒火中烧,痛下杀手,夺取了梁山的主导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时,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凡的人物闯入了晁盖的视野——他就是后世广为传颂的军师吴用。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人,其实谋略过人,智计无穷。吴用看出了王伦的险恶用心,及时为晁盖等人指点迷津,让他们逃过了一劫。随后,晁盖根据吴用的建议,广纳天下英雄,在梁山汇集了一支强大的武力。

原本晁盖打算自任梁山寨主,可是吴用深知他性格爽朗,容易受人欺瞒。为免大事受阻,吴用便将主意打在了宋江身上。宋江自从因杀人误入歧途后,被通缉了多年。在一次与晁盖等人的邂逅中,宋江体现出了过人的勇气与决断,这令吴用对他另眼相看。

于是,吴用故意安排人从四面八方散布捕宋江的风声,以引他入梁山之困境。此举不啻于投石问路,宋江一犯迷途,自然就只有投靠梁山一条生路。就这样,在吴用的精心策划下,昔日官员宋江踏上了一条全新的不归路。

梁山新主

晁盖虽然是梁山新主,但吴用深知他性格爽朗,难免被人拖累受骗。为了大局着想,吴用留心在幕后为宋江运筹帷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晁盖在曾头市一役中阵亡,梁山失去了老大。按理说,副手林冲、武松应该继任了,却偏偏忽视了吴用的用心良苦。吴用当机立断,在晁盖丧事后不久,便开始为宋江造势。

吴用暗中施加影响力,让梁山上下对宋江另眼相看。渐渐地,大伙儿都认定宋江出手沉着冷静,且有超乎寻常的判断力。眼见梁山新老主从之争一触即发,吴用适时点拨群龙无首的诸人,让他们拥立宋江为新任梁山寨主。

就这样,在吴用的精心布局下,宋江接过了梁山这把重担。表面上看,宋江权柄陡升,威望倍增,但实际上他只是吴用的一枚棋子。梁山好汉虽然拥戴宋江为山寨之主,但宋江对于军国大事,都要先听取吴用的决策建议。

接下来数年间,梁山与官军不断交火。从三打祝家庄到攻打曾头市,吴用每每在暗中为宋江指点迷津。只要听从吴用的吩咐,宋江就能在战场上赫赫有名。可宋江对于吴用的重要性似乎毫无自知,竟将功劳全归于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山新主

晁盖虽然是梁山新主,但吴用深知他性格爽朗,难免被人拖累受骗。为了大局着想,吴用留心在幕后为宋江运筹帷幄。

不久,晁盖在曾头市一役中阵亡,梁山失去了老大。按理说,副手林冲、武松应该继任了,却偏偏忽视了吴用的用心良苦。吴用当机立断,在晁盖丧事后不久,便开始为宋江造势。

吴用暗中施加影响力,让梁山上下对宋江另眼相看。渐渐地,大伙儿都认定宋江出手沉着冷静,且有超乎寻常的判断力。眼见梁山新老主从之争一触即发,吴用适时点拨群龙无首的诸人,让他们拥立宋江为新任梁山寨主。

就这样,在吴用的精心布局下,宋江接过了梁山这把重担。表面上看,宋江权柄陡升,威望倍增,但实际上他只是吴用的一枚棋子。梁山好汉虽然拥戴宋江为山寨之主,但宋江对于军国大事,都要先听取吴用的决策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数年间,梁山与官军不断交火。从三打祝家庄到攻打曾头市,吴用每每在暗中为宋江指点迷津。只要听从吴用的吩咐,宋江就能在战场上赫赫有名。可宋江对于吴用的重要性似乎毫无自知,竟将功劳全归于个人。

随着梁山与朝廷力量越来越强大,官府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与朝廷对抗的强力。经过一番周旋,朝廷决定以重赏诱降的方式,消除这个 Make宋江为新任梁山军一事,吴用大为得计。

吴用从梁山壮大的动向来看,朝廷若是能成功拉拢宋江这颗重要棋子,就等于切断了梁山的根基。为了巩固宋江的统领权威,吴用竭力为宋江制造各种立功机会,例如率军征战东平府、南昌府等。

功高震主,宋江威望日盛。终于在一次火并围攻下,梁山将士拥立宋江成为梁山寨新主,晁盖、林冲等人的影响力逐渐被边缘化。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吴用的计划在进行。

不过,就在这时,朝廷驻守南昌的将领史文恭却心存叛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设计暗杀宋江,妄图瓦解梁山的力量。好在吴用先发制人,启发宋江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史文恭诛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役让朝廷对梁山改观,遂以招安的方式拉拢宋江。誉为忠勇善战的宋江自然心动,在吴用的劝说下,他选择了投靠朝廷。为了彰显诚意,宋江率领梁山好汉平定了朝廷的几个要犯,功勋卓著,最终获朝廷恩准,受封为武德大夫。

就这样,在吴用的精心布局下,宋江踏上了仕途,一跃成为朝野显贵。表面看似威风凛凛,但宋江已经彻底被架空,沦为吴用的傀儡。不过此时的宋江却浑然不知,自以为是凭借个人英勇才智终成大器,对吴用的重要作用毫无察觉。

朝廷重用宋江

功高震主之下,朝廷决定以重赏的方式拉拢宋江、消除梁山这个隐患。经吴用运作,宋江成为朝廷重臣。

起初,宋江对朝廷颇有戒心,毕竟梁山数载与官军征伐不断。但吴用阻止了宋江的犹豫,并设身处地为他分析利弊。吴用认为,梁山与朝廷对抗日久,难免内耗严重。与其视朝廷为仇敌,不如主动把柄交出,以求朝廷重用,从而为梁山谋一条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江深受吴用器重,加上看重朝廷厚赐的富贵地位,遂依计答应效忠。为了表现诚意,他先後帮助朝廷剿灭了几股劫匪,赢得了宰相蔡京的信任。功勋卓著之下,朝廷准予宋江负荆请罪,不但免去了死罪,更封他为武德大夫,赐黄金万两、马匹百余匹。

过去只是个四处逃亡的杀人犯,如今宋江却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朝野名流。外人或许只看到了他沉稳英勇,殊不知背后全是吴用精心运作的结果。而宋江自己亦对此浑然不觉,满心以为是凭着个人的勇猛建立了如此功勋。

随着时日推移,吴用对宋江影响力也随之日渐扩大。宋江每到朝中,吴用都在背后暗中指点,决定他该如何发言、如何表态。有时朝中发生争执,宋江所持观点往往就是吴用的看法。官员们无不啧啧称奇,如何一介武夫竟有如此卓越 minds视野。而真正内情,只有宋江与吴用两人知晓。

宋江对朝廷的效忠让朝野阶层重新审视了他这个人。过去被视为乱臣贼子的他,如今却成了朝廷的中坚力量。在蔡京看来,宋江的拥戴等于是梁山归顺的开端,为此不吝厚赐重用。一度还有宦官私下对蔡京说,不如废黜宋江以防患于未然。但蔡京却置若罔闻,因为在他看来,宋江忠心耿耿,完全是上下同心的一员猛将。

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猛将"此时却只是吴用的傀儡,完全被操纵在股掌之间。朝堂上无论宋江如何卓然出众、武勇绝伦,背后都有吴用的精心调度。不过宋江全然不知自己已然沦为棋子,还以为是凭着个人的能力博得如此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份被吴用操控的无知,让宋江渐行渐远,离开了当初与好汉们手足情深、生死与共的本心。随着时间推移,在官场上越陷越深的他,已经再也分不清是朝廷重用他,还是他效忠于朝廷了。

宋江遭吴用背叛

事到如今,宋江已然成为朝廷的重臣,而吴用的整个计划也终于尘埃落定。可谁曾料到,就在宋江膨胀到最高点时,一直支持他的吴用竟突然黑吃黑,将宋江出卖给了朝廷。

一切还要从太子坠崖身亡一事说起。当时宋江作为朝廷重臣,自然被派往查察真相。在过程中,宋江受吴用指使,将太子之死一案归咎于蔡京家的蔡冬子。此人骄蹇放怀,受到宋江的严惩自然大为气恼,遂将宋江朝野争斗的种种过失一一透露,并说他背后都是听从吴用的主使。

蔡冬子的爆料无疑让朝廷震惊,宋江的功勋也随之蒙上阴影。不过蔡京对宋江仍是抱有信任,并未立即对他加以钳制。毕竟宋江此前效忠有加,为朝廷平定了不少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时,吴用突然现身。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当众揭露了自己一直在暗中操纵宋江的事实。原来从宋江起家梁山开始,吴用就在幕后指点他成为人头领威者。而宋江也从未察觉,盲目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本事。

吴用声称,自己背叛宋江是因为他的野心实在太大,已然不可控制。一味听从他的话,朝廷将被他驱使而陷于不利地步。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吴用不得不将他出卖,以遏制他的贪欲。蔡京听后大为恼火,原来自己一直重用的是这般叛徒。

宋江在蔡京面前被吴用戳穿阴谋,无地自容,随即被人拿下,受到了株连的厄运。梁山好汉们虽有力保宋江,但朝廷已经对宋江防范备至,做出了极大的惩处。至此,一代大英雄的命运彻底扭转,从被寄予厚望到一蹶不振,皆因吴用的背叛出卖。

不过在这个结局中,真正的制胜者似乎并非朝廷,也不是吴用。相反,吴用的出卖举动,反而让他自己的英明遭到了质疑。按理说,一个深谋远虑的军师,怎会在收网阶段时突然倒戈呢?难道他真的是担心宋江的野心不可控,还是另有隐情?

于是,世人对于吴用此时的做法评价不一。有认为他是一介小人,临阵倒戈背信弃义;但也有人说,吴用的举动很可能带有更深远的考量,比如防止宋江意气用事而酿成大祸。无论怎样,吴用出卖宋江并与朝廷同流合污的做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他的智谋。一时间,他就从一代名师蜕变为阴暗歹徒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用的最终归宿

尽管吴用出卖了宋江,但他仍未就此获得应有的嘉奖。相反,在朝廷上下看来,吴用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人生疑。

朝廷中人对吴用指手画脚,缘由主要有三:

一是吴用临阵倒戈的做法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按理说,一个谋深算远的军师,怎会在最后关头突然出卖自己一手提拔的宋江?难道吴用真如他所说,是出于防患于未然才使出这一着?不太可能。

二是吴用竟与朝廷同流合污,让人产生了他另有企图的猜疑。毕竟连他自己也承认,要不是自己出卖,宋江还会继续听命于他。这种与权力中心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疑让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吴用平白无故出卖宋江,多少有些小人得志的嫌疑。按道理说,他应该算计周全到底,而不是在最后一刻出此下策。于是便有人开始质疑,吴用之所以损人利已,是否另有隐情?

正因为上述嫌疑,朝廷对待吴用可谓是防范有加。起初蔡京等人倒还看重吴用的谋略,但后来就全然不理了。连宋江也被吴用出卖,自是对他恨之入骨。这下子梁山好汉们更是对吴用避之唯恐不及了。

于是,吴用一度成为了行走江湖的过客。他本想依仗自己的智计在朝为官,却不料被认为是叛贼而受到边缘化。梁山好汉们也将他视作芝麻绿豆般的人物,毫无涵养。最终,连那么一点庇护所都无法寻得。

在这种情况下,吴用只得游离在社会的边缘地带,过着颇为潦倒的生活。而曾经的辉煌往事,如今也只能被他自己长吟赘诵。他本是一代名师,拥有过人的智谋和洞见,却在最后一步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吴用由一代名师沦为阶下囚呢?有人猜测,吴用的野心远大于表面上看到的那般。他在幕后操纵宋江,指挥若定,原本是为了与朝廷分庭抗礼,重建新朝。但在关键时刻,却因顾虑太多,先做了出卖宋江的选择,所以才会被人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吴用是在为朝廷除去了一大隐患。因为无论宋江手中权力有多大,终归都会被吴用牵制。现在吴用主动放弃了宋江,等于是 sacrifice了自己的最大筹码,以求朝廷上下对他改观。不过很遗憾,这一计策并没能如愿以偿。

无论吴用当初的考量是什么,他最终都沦为了阶下囚,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曾几何时,他被视为智者、是梁山好汉们心中的英雄导师。可转眼之间,一切荣光尽失,哪怕是死在边疆,都无人瞻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