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朱云)6月19日,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在西安召开秦岭108国道大熊猫廊道红外相机联合调查监测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整体谋划,区域协作,通过规范监测,分析秦岭大熊猫核心种群扩大并向周边扩散趋势,调整保护策略,助力秦岭大熊猫不同种群实现交流。WWF西安办公室、陕西师范大学、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导、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各保护区简要分享了辖区近年来野外监测大熊猫、金丝猴、豹、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情况,重点介绍了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及分布特点;专家分享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最新监测技术;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了2024年红外相机联合监测方案,提出完善意见;大家围绕如何更准确地监测兴隆岭大熊猫种群通过观音山保护区走廊带向东扩散情况进行深入交流讨论,提出以108国道秦岭隧道为中心,观音山、周至、佛坪、天华山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调查和监测的思路,整体规划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线路和红外相机点位、使用相同记录表格、统一监测规范要求、在相同时间段开展野外调查,共享监测数据,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完成年度监测报告,并形成长效机制。WWF西安办公室认真听取各保护区提出的2024年及未来主要保护工作方向及项目需求,并结合会议内容指出后期的合作方向。

近年来,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资源保护,修复大熊猫受损栖息地,建设野生动物通道,扶持社区发展可持续经济,与周边保护区联合开展巡护监测工作,区内大熊猫由西向东扩散趋势明显,其连接秦岭大熊猫兴隆岭和天华山-锦鸡梁种群的纽带作用充分显现。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