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运来了,那真是挡也挡不住。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煤炭资源特别丰富,但石油匮乏,每年都要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的石油。即使是上个世纪发现的大庆油田,石油的品质也是黏腻不堪,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和中东那种可以直接灌在油箱里烧的石油相比差太多了。

但风水轮流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能源也支棱起来了。像天然气、可燃冰这些新兴能源,在未来会逐渐取代化石能源。

据中石化透露,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勘探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两口刚刚被勘测到的页岩气井是金页3井和资阳2井,测试出的日产量分别为82.6万立方米和125.7万立方米。

页岩气这个东西开采起来可不方便,而且风险挺大的,需要进行水力压裂,和石油那种直接打井然后“咕嘟咕嘟”就冒出来的开采难度差得远了。但我国这几年布局了新能源产业,目的就是要逐渐摆脱石化能源的限制,粮食和能源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命脉,绝不能被人卡脖子。

也许短期看来,页岩气开采成本高,风险大。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开采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我国的四川盆地是世界上页岩气最丰富的板块之一,与南海的可燃冰可并称两大隐藏能源宝库。

其实页岩气开采这块,我们还真是摸着美国过河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页岩气,也是技术最成熟的国家,可惜他们没我们那么多存量。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黑色幽默,我们学着美国的技术,把美国牵制我们的一道枷锁解开了。页岩气的开采成本在和平时代不如进口石油划算,但切勿忘了现在的世界早已动荡不堪了。

未来祖国的统一大业,乃至在更远的地方拓展我们的势力范围,都必将引起西方的强烈警惕与反弹。

试想一下,百万雄师过海峡,收复宝岛之后,美国的航母舰队难道会作壁上观?肯定会用各种手段试图制裁、封锁我们。

到那时,海路严重受限时,拼的就是我们本身的内功了。各位熟悉欧洲历史的可能知道,拿破仑当年试图封锁英国海峡,最终葬送了法兰西,英国胜利的前提是自己的硬实力够强。

能源也是同理,石油指望不上时,我们国家这几年的高瞻远瞩的布局就显出大用了。

“一带一路”倡议的完美实施保证了即使海路被封锁,国外进口的资源仍能走陆路运进来,我们和国际的联系不至于被切断。

而页岩气和可燃冰则是最后一道保险,如果欧洲甚至中亚迫于美国淫威,疏远我们,那即便靠这些新能源,中国也不会被困死。

各位以为国家部署新能源产业只是为了赚钱吗?那都是有长远考虑的。

粮食方面也是一个道理,袁隆平老先生的杂交水稻,我们平时不吃,这水稻是救命用的,一旦遇到特殊情况,能保证所有中国人都不会挨饿。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未雨绸缪,永远是必要的。这次的页岩气开采成功,无疑为我们国家增添了一道强有力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