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还承担着疏泄和藏血的双重职责。中医有“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说法,意味着肝脏主导着气机的流通与调节。

在宏韵中医出诊的余幼鸣教授指出,当肝气得以正常疏泄,气机运行畅通无阻,我们的气血得以调和,心情自然舒畅。然而,一旦肝气失于疏泄,气机受阻,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心情的压抑、思绪的纷乱、情绪的低落或是脾气的急躁。因此,心情的好坏,往往成为我们判断肝脏疏泄功能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我们的精血津液、脾胃气机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情绪的变化等,都与肝气的疏泄紧密相连。正如古语所言:“肝气一通,百病无踪。”那么,当肝气不畅时,又会导致哪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与余教授探讨。

肝郁气滞

当肝气失于疏泄,气机停滞,我们便会感受到心情的压抑、沉闷,伴随着胸胁或腹部的胀痛感,以及咽部的不适。对于女性而言,还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针对此类情况,疏肝解郁是关键,可以考虑使用舒肝理气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肝火旺盛

当肝气郁结日久,便会郁而化火,形成肝火。肝火旺盛时,我们会出现头胀痛、烦躁不安、耳鸣、胁肋疼痛、口苦口干、易怒易躁、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清肝泻火成为治疗的关键,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是不错的选择。

肝郁脾虚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当肝气郁结,过度克制脾土时,便会出现肝郁脾虚的证型。除了情绪抑郁、心情不畅、胸胁胀痛等症状外,还会伴随消化系统的问题,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此时,疏肝健脾成为治疗的原则,逍遥丸等药物可供参考。

肝胃不和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当肝气郁结影响胃气时,便会导致胃气失和,出现打嗝、嗳气、反酸、胃部或胁肋胀痛、食欲下降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在心情不佳时往往会加重。针对这种情况,疏肝和胃是治疗的重点,舒肝和胃丸等药物值得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重声明:本文仅供科普,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不可随意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