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宁德6月21日电 (李唯一)“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栈道,曾经是没有的。以前,村里条件困难,村民们上下坡都是走石梯。”指着承天村布满青苔、陡峭狭窄的石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党委书记叶水尧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陡峭的石梯与崭新的栈道对比鲜明。人民网 李唯一摄

由石梯到栈道,见证的是一个山村的蜕变之路。“现在再到村里一看,茶果飘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红美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叶水尧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柑橘“红美人”。寿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红美人”是武曲镇种植的柑橘品种。2017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林芳带着武曲镇承天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浙江象山深入田间地头考察,了解和对比不同农产品生长所需要的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并决定将自然条件适宜、品质好、效益高、产量稳的柑橘“红美人”引进武曲镇试种。

寿宁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新品种的引进充满不确定因素。为进一步确认“红美人”在闽东地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林芳分别选定海拔90米、260米、400米三种高度的位置展开试种。经过一年的努力,她在农技一线因地制宜开展品种优化,发现在海拔260米处,“红美人”的适应性最强、种植效果最佳。

“种得好没有用,如果不能为村里带来产业发展,村民们是不买账的。”叶水尧回忆起刚开始的“创业”难。只有种得好吃、种得成功,让“红美人”产业在镇上不断做大做强,村民们才会真正接受这项陌生的种植技术。

试种成功后,“红美人”在武曲镇全镇范围内推广种植。承天村拥有闽东最大的“红美人”种植基地。果实成熟之时,香甜可口的柑橘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学习和从事“红美人”种植。

“红美人”的种植技术成熟了,却随之遇到产业链条短、效益差、销路难等困境。如果不能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销售,以“产供销”一体达成“三产”融合,“红美人”会一步步走进发展瓶颈。

随着电商在农副产品推销方面的作用不断显现,2022年,武曲镇将废弃的小学改造为“村村有直播”电商直播基地。基地定期邀请专业导师为基地成员开展技能培训,以创新手段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通过探索“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武曲镇持续发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还配套建成分拣中心、水果冷库等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村有直播”电商直播基地正在进行直播带货。人民网 李唯一摄

每到12月的收获期,漫山遍野的“红美人”就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元宝”。如今,在武曲镇,“红美人”的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产值达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