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指导,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有限)主办,上海碧璞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药渡数据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医疗数智化创新研讨会”,在智创TOP产城综合体A区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活动汇聚了数字医疗企业代表、投资人、券商、医疗行业专家,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共30余人,共同探讨医疗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最新动态、创新应用以及机遇和挑战。

01活动致辞

活动开场,由碧璞科技创始人黄芳毅担任主持,随着日前GPT-4的不断爆火,AI与医疗事业的发展结合已经成为时代趋势,你我所耳熟能详的“医疗数字化”也在悄然间,向更高维度的“医疗数智化”跃迁。期望就此次研讨会,诸位嘉宾能从多个维度出发,就“如何通过AI的加持,催化产业的转型变革”这一话题,展开深度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积宗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催生着快速发现新药的研究模式不断成熟,对生物医药的临床研究与发展策略均将有深远影响。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大家共同探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医疗数字化等赛道发展,共同推动贴近国际前沿、可及性高的新药好药加快产业化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区开发公司总经理施军明表示,桃浦有深厚的生命健康产业基础,智创TOP园区集成了优质载体、优质服务、优质功能配套,欢迎数字医疗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优质企业和新兴产业落户发展、开展合作。智创TOP园区致力打造集成产业界、学术界、投资界等资源汇聚的平台,为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创新生态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致辞完毕后,施军明、葛雷共同为“上海市信用领域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临港集团西北片区服务中心”揭牌。基于聚人云大数据服务的行业应用实践基础,创新实验室后续将致力于提升园区产业运行数字化水平和营商环境的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项目&政策宣讲

在项目推介环节,工开发公司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四部负责人杨伟就园区营商环境向与会嘉宾进行介绍。临港集团自1984年创立至今,已有40年的产业开发历史,涉及30多个园区布局,逐步形成临港、漕河泾、临港产业联动集聚区、新业坊四大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团如今聚焦于普陀桃浦智创TOP产城综合体、宝山南大智慧城、宝山城工科技绿洲和宝山东方生命港四大西北片区项目,期望实现商办+科研+生产的全链条式产业模式,重点培育科技金融、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安全、智能网联汽车六大产业,为入驻公司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也期待与现场诸位嘉宾开展进一步的探讨和合作。

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生物医药创新部主任王道洋则将分享的视角从项目合作转向了政策趋势,赋予了“数字化转型”一个全新的定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化转型强调在要素数字化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企业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组织结构,乃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治理模式等变革。

数智化转型呈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段式演进,信息化是为了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数字化是为了加强企业迭代优化,而智能化则是通过AI技术加持,实现对已有数据的生产启蒙和再优化。

生物医药行业增长率较高,但因其工艺极具个性化、高监管的行业特性,数字化发展阶段较慢,如何有效从资金、监管和人才这三大因素加速数智化转型,才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点出核心问题后,王总从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服务四大场景,展开分享了数智化转型后为行业所开辟出的全新路径,帮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可行路径和着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主题演讲

在茶歇过后,研讨会持续走向高潮,金赛药业数字研究院算法中心负责人袁豪磊和迪普资本合伙人刘杰就各自的专业领域展开了更深一步的主题演讲。

AI技术在药物情报领域的实践——袁豪磊

袁总开场便提及,药物研发本质上是从已有的信息里不断挖掘筛选,只为将一件事情的风险不断降低,以此来提升最终的成功率——我们称之为“药物研发天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传统模式便存在很多弊端,即公司往往很难要求一个基层的药物研发专员又同时非常专业,一般是依靠于公司的药学专家,以看文献、同行报道搜集信息,再经由与同行的反复探讨和交流后,以长周期、高成本才可能拿到一个趋于确定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能否训练出专业的AI Agents来做提炼,将是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金赛研究院搭建GenAIR的初衷。

从文献挖掘,到实时资讯提取,最终落脚到临床研究指导,袁总借由研究院相关案例的讲解,将所有参会人员的视角仿佛拉至了十年后,充分呈现了一幅数智化与生物医药相互赋能的双驱动产业布局。

从数字疗法,看数字的价值刘杰

迪普资本刘总的分享落脚到当下,围绕着“数字疗法”这一话题展开了祛昧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疗法一词近些年很火热,伴随出现的往往有线上问诊、实时监测等听起来就很“数字化”的名词,但只有内行人才知道,这是一个小众且简单的行业。

数字疗法的疗效存在着很强的不确定性,一般会落脚到软件、医生、患者三大维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想条件是患者佩戴设备,信息通过设备上传至App,再由医生根据反馈的信息给到患者用药指导。看似非常轻松且高效的交互模式,但在真正实操的层面却层层都是问题。

现实条件是,医生并没有查看设备的时间,患者也没有佩戴设备以及上传数据的自觉。

数字化在市场和应用不成熟的情况下,相较于ToC,ToB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以上两场分享结束后,考虑到各行各业的参会嘉宾也有些专业的问题亟需解决,药渡创始人&CEO丁红霞作为嘉宾代表,参与并主持了圆桌讨论:人工智能在医药研发创新中的应用。

04圆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圆桌论坛还邀请了峰瑞资本的管理合伙人沈炯先生、金赛数字研究院的算法中心负责人袁豪磊先生、海通证券的投行部总监胡思航女士、苏州予路乾行的创始人兼CEO郑铮先生,以及沪商律所的佘明律师,五位嘉宾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大家充分展现了智慧的碰撞。

主持人:作为国内最靠前的信息化平台,金赛数字化研究院从研发是如何做到给公司赋能的呢?

金赛数字研究院袁豪磊:传统的变革离不开公司的支持,金赛的创始人本身也是科学家背景,首先保证是以完全合规的科研合作形式,去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

在公司架构上,我们做了非常明确的分工:底层提供技术支持,由科学家带队,培养忠诚的团队骨干,从数据来源端去分析挖掘。

我理解的所谓“数智化”,就是要从研发开始,把基层内容给做好,再从细分领域上,通过AI建立通俗化信号通路,来打通不同行业专家的壁垒,实现提效的目的。

主持人:予路乾行目前所服务的国内外的企业客户,您感知下来都有哪些异同呢?

予路乾行郑铮:我觉得相同点是,国内外都在积极拥抱AI技术,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操并搜集相关数据。虽然在靶点技术上,国内比国外慢小半步,但国内探索实操的积极性,我觉得是远超国外的。

而不同点在于,国外如今针对于AI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很多细分市场,在与公司交流时,它们会对AI做精细化的筛选后再考虑合作。

主持人:目前咱们接触过很多AI+医疗的项目中,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

峰瑞资本沈炯:在我看来,许多公司的侧重点其实不太对,目前最重要的是数据,而不是算力和算法。

我们都知道AI有用,也都在积极建设,但很多操作并没有带来足够的价值。数据并不是越大越好,反而数据同质化过高导致很多公司90%的数据是无意义的。

我们现在所在训练AI的,都是在用市场上公开且成功的数据,纬度极度有限,但那些保存在公司内部的失败数据,才是公司训练AI的独有价值。

主持人:从投行角度来看,在医药研发赛道的哪些角度,您觉得是比较有前景的?

海通证券胡思航:目前生物医药和医药设备上市困难,短期医药行业在资本上的操作可以参照这个模式。

1.盈利好的公司,主张冲击国内资本市场,估值较高的情况下不愁发行,表现会更好;

2.没有盈利但估值40亿以上的公司,可以走港股,港股的市场从今年开始也是在逐渐回满;

3.收并购。监管机构鼓励有余力的上市公司收并购,目前广大投资人也都有退出的需求,lp到期的比较多,并购需求比较普遍,但并购要注意,国内并购市场估值还没有放开,相比于上市估值会低很多。

主持人:从律师的角度来看,您会关注数智化转型公司的哪些点?

沪商律所佘明:我会比较关注数据的合规。相较于对个人的敏感信息保护,公司更看重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平衡两端并做好信息保密和去敏感化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AI药物研发制造、数字化临床试验、数字化医疗等更是重点关注的方向。医疗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不仅关乎亿万民众的健康福祉,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活动协办方的碧璞科技,也将带着会上的思考,继续关注生物医药领域,同时和更多的平台、机构开展交流,提供更多思路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药渡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药渡集团成立于2013年,专攻生物医药大数据与AI应用,是中国该领域解决方案及数据情报的领跑者。历经十年数据累积,其实现了湖仓融合管理模式,运用NLP、知识图谱等技术建立的医药数据平台,具有深度预测和机会洞察能力,旨在加速药物创新。

药渡打造了AI驱动的医药研发专业平台,数据全面,涵盖药物、器械、市场、临床、投资、专利及政策等。基于此平台,药渡咨询成为业界领先,提供商业调查、行业分析、战略规划等多元服务,服务于跨国药企、国内药企、园区、政府及投资机构等超千家客户,树立了生物医药咨询服务的标杆。

上海碧璞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上海碧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碧璞科技、BPOOL)服务于科技领域各行业,在生命健康产业有较多积累,以融资为核心,与高校、政府和产业相关方,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和方法,提供股权投资、上市和并购相关的咨询和服务。服务的项目包括融资顾问、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支持、数字化工具等,让科创的创始团队,可以获得更多助力和资源,从而加速或优化企业的经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