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科技水平”无疑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对科技极为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国际产业扶持政策中,也体现在年轻人的升学选择中,国内校名中带有“科技”二字的大学,更容易获得考生的青睐。

不过,提到“科技大学”,人们脑子里面闪现的大多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这样的985高校。这些“科技大学”虽然综合水平很高,但分数线同样也很高。如果高考成绩不属于“顶尖水平”,其实更应该关注一些实力强、分不高的“双非”科技大学。比如今天要看的这3所“双非”科技大学,就非常值得推荐,高考成绩中上等的考生不要错过。

1、陕西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轻工业学院,该校1970年迁至陕西,改名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即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现在的陕西科技大学,既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也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陕西科技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均拥有很强的实力,其中材料科学还是ESI全球排名前3‰的学科。

截至2024年5月,陕科大建有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方面,陕科大坚持“把最优质的资源给学生”,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毕业生升学情况和就业质量也位列同等高校前列。

据陕科大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37.56%的毕业生继续深造,选择出国(境)留学的毕业生大多去了国际排名前200位的著名高校;38%的毕业生进入国企、机关、科研以及其他事业单位,进入体制内单位的毕业生数量占比远高于同层次高校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样一所实力强劲的“双非”科技大学,录取线却不高,在很多地区,高考成绩500多分的理科考生(或选考物理)就可以尝试填报,“性价比”极高。

另外,陕科大今年加大了在本省的招生力度,在高考结束后,学校招生办公众号发布了“2024招生十要点”,其中陕西省主代码8009(普通理工、文史类)所含专业几乎都跟“爆款”“高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有关,比如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等。考生直接报考即可,根本不用担心会被调剂到所谓的冷门专业。

2、山东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原为煤炭类专门院校,在1999年合并为新的高校之后逐渐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山科大师资力量强劲,拥有4位两院院士、12位聘任院士,学校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工程学、数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十三五”以来,山科大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50余项,省部级项目144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30余项,学校还被教育部确定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在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山科大排国内高校第123位,表现优秀。与陕科大类似的是,山科大毕业生也比较容易进入体制内单位。公开资料显示,山东科技大学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就职的占比为30.93%,算上考上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毕业生,起码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了体制内单位。

3、江苏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科技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由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江科大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拥有完整的船舶特性学科体系,在船舶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该校船舶设计与制造、轮机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学科都是工信部国防特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江科大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毕业去向落实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且大多数进入到船舶行业,因此学校被誉为“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

以上3所“双非”科技大学各自特色,优势也非常明显。最关键的是,它们的录取线都不算高,非常适合那些高考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报考。话讲回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不能盲目,应细致研究并分析这些学校近几年的最低录取线和本省排名,再结合自身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