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一个酷爱传统文化的朋友说要给我邮一套有关24节气的书,让我品鉴一下的时候,我满心欢喜,觉得正好可以趁机会被动普及一下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顺便占点便宜,白得一套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就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并且开幕式这一天正是立春之日。如此设计,寓意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也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是18个略了。

作为高中地理老师,遇到过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试题(不用怀疑,传统文化的考察可以毫无违和地出现在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政史地等多学科的试卷中)。弘扬传统文化,既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更是根植民族文化,培养家国情怀,跟着国家的大方向走肯定没错。

二十四节气在我眼里,需要就4句话: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亲妈在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就告诉我的。聪明如我,想着即便扩展一下,也就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而已。然而,当我真正收到这套书的时候,整个人懵掉了,这咋还整出这么厚的4大本啊,春夏秋冬居然各占一本,一本里只讲解6个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一套科普书,居然这么美。随手一翻,页页惊艳,幸福感爆棚,作为颜控的我,真的快要感动到落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奇心超强的我,必须搞明白这套书为啥这么厚?是徒有其表还是内外兼修?大人孩子能不能学到真正实用的东西?

一个星期后,我把厚厚的4本书全部看完了,没想到很容易看进去,一点都不枯燥。等我真正看完,我算明白了,这是一套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全方位人文科普书,而且极具文艺范儿,文美图美装帧美。也给了像我这样的纯纯理科生当头一棒,让我意识到,肤浅的我原来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少的相当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套书画面赏心悦目,文笔绝美。同时内容生动有趣,将实用接地气与诗和远方,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接下来我从几个角度给大家理一理,咱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套书到底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涉猎极广~一场空前知识大迁移

只介绍二十四节气?格局太小啦。这套书更像是一场知识大迁移的超级盛宴,融合了历史,地理,语文,传统文化甚至生物等多学科多维度,一次性把24节气讲透了,里面涉猎了花信风,物候,气象,农事,民俗,饮食,保健,诗词谚语等各种知识,图文结合,对于人文历史知识非常匮乏的人,就比如我,就特别适合这种书用来扫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立春为例,先是用一张思维导图引出整个节气的内容框架,然后再对立春好奇心,立春花信风,立春趣物候,立春气象站,立春民俗,立春话美食,立春道健康,立春文艺范等多个角度进行深阅读,将立春这一个节气彻底讲透。

里面的内容生动又严谨,实用又好玩:为什么有的年份会有两个立春,而有的年份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里会开什么样的花?有什么样的物候变化和气象变化?春风为何不度玉门关?我国各地都是什么时候真正进入春天的?有哪些关于立春的民俗?又有哪些不可错过的美食?最后在立春文艺范儿这儿介绍了关于立春的三首古诗,选择其中一首进行赏析,同时展示了立春的相关谚语…每一个节气,都如此进行了全方位拓展……

2.贯穿始终的绝美图文~超治愈

这是一套很治愈的书,图画美,配色美,装帧美,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对美的东西,人皆向往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美丽的配图相对应的,还有特别美的文字。比如描写雨水时节的雨:雨水时节的春雨不同于疾风骤雨的夏雨,不同于凄清冰凉的秋雨,它是润物细无声的夜雨,是令人心生愉悦的杏花雨…

成语谚语,各种诗词,随处可见,文笔极美,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3.众多大咖云集~超权威

主编唐志强老师是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申报书起草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是二十四节气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讲解二十四节气,一翻书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专业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斗地图拥有地图编制甲级资质,在地理和地图行业深耕20多年,猜猜为啥各大高中用的地图册几乎全都选北斗的?

谭木地理学习研究室,学生都很熟悉,总做人家的练习册,用人家的图文详解。看广大师生的认可度就知道啥段位了。

4.硬核科普不掉队~好有料

硬核的科普知识,被巧妙地安排在了相应的节气里,用来对节气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双向拓展延伸。

关于春分日的昼夜平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分这天,太阳会正好直射赤道,那天全球所有地点都是昼夜平分,每一个地点都是当地6点日出,18点日落。下一次昼夜平分的时间是半年后的秋分,一年仅此两日。

关于全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熟制和典型农作物

这图好到我特希望放到初高中地理教材里,必会知识有没有。各地农业能一年几熟,种哪些农作物,一目了然啊。东三省一年一熟,种水稻,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甜菜;海南岛妥妥的一年三熟,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明白为啥沃野千里的东北,粮食单产打不过海南吗?因为你的土壤再肥沃,也只能一年一熟。而海南借着优越的气候条件,水稻可以一年熟三次。

关于北京雨燕到底从哪儿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刷新了我的认知,我知道燕子会在夏末秋初往南飞,但我绝对没想到北京的雨燕居然会每年飞到南非去过冬,来回大约3.8万千米,一只雨燕不过40g而已,它一生的往返旅程,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吐鲁番夏季为何那么热?

吐鲁番夏季降水少,太阳辐射极强,周边沙漠广布,白天升温迅速,盆地地形又使得热量不易散失,加之焚风效应,它的气温最高达48度,而地表最高温度曾达到过恐怖的88度。这温度想想就……不敢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将如此专业的内容讲解透彻,而这样的硬核知识在书中比比皆是。

5.趣味生活百科扑面袭来~超实用

看了这书我才知道,麦花的花期原来比昙花还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人皆知昙花一现,但昙花至少还能开3~4个小时,而麦花只有5~30分钟,所以才有诗人用“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等词来形容麦花花期短。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猜你和我一样,第一次听说原来麦子还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知又一次被刷新,世界上最长寿的蝉,居然要在地下蛰伏17年,才破土而出进行交配,雄蝉交配后即死去,母蚕也在产卵后死亡,他们的生命周期如此漫长而隐秘,是为了躲避天敌的侵害。在我眼里,总觉得这样的生命的旅程太过悲壮了,但我猜这应该是它们进化过程中找到的最优解。万物有灵,各得其所。

再来问你:素纱襌衣为何难以复制?

举世闻名的素纱蝉衣,只有48克,轻若烟雾,薄若蝉翼,折叠起来,居然可以放入一个小小的火柴盒中。科学家们想要再复制一件素纱襌衣,经过多年攻关,重量依然超过了80克,后来才发现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蚕比现在的蚕要小得多,吐的丝也非常细,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培育小巧苗条的蚕宝宝,最后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从尝试到成功,我们用了漫长的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独创酷炫地图~好新奇

北斗在这套书里独创了200多张炫地图:气象地图,美食地图,物候地图,思维导图等,作为一个阅图无数的地理老师也同样眼前一亮,一起来欣赏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斗不愧是地图界的扛霸子,这些酷炫的地图,用来帮助孩子们理解专业知识,绝对棒棒的,我拍了很多给我的学生看,必须让学习轻松一些。

7.物候、民俗、农事、养生、谚语~很传统

这套书既专业又传统,涉猎气候变化,物候物产,民俗活动,农事活动,养生保健,天文科学等内容,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掌握四季变化之规律,了解中华大地富饶的物产,了解各地的节日风俗,听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这里甚至还有各种养生保健知识,还带我们揭秘了传统的天文历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肖属相是从立春开始算还是从春节开始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为啥特别关注这个问题?队友属虎,腊月24出生,阳历是第2年的1月23日,巧的是,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我,都属兔子,简直是掉进了兔子洞,人们习惯上从春节开始划分属相,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从立春这天算起更准确,难不成队友也属兔?我都快要诏告天下他属相错了的时候,查证了一下,从哪个算法看都是属虎,这也充分印证了,不用太在意属相,兔子也完全可以拿捏住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水民俗集里介绍了一种民间习俗,撞拜祭。在我国川西民间,雨水这天,年轻的妇女会一大早带着幼童站在路边等候行人,第1个经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被拦住,接受幼童的磕头礼,然后成为幼童的干爹干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我就脑补了一个画面,万一我们这儿也有这个习俗,我就看着哪块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站在那儿,赶紧跑过去捡个干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的节气中,我特别喜欢小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儒家传统讲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凡事不能大满。小满这个节气名称,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8.众多美食随节气轮番登场~超好吃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这本书真的很好吃,因为这里面有各种美食介绍,每当我看到青团,乌梅,绿豆粥,仙草,粽子,螃蟹,凉粉等众多美食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就总问队友能不能买点,于是他忍不住吐槽说,不知道的一定以为我在天天看菜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说这图看了,谁不心动。

这套书在冬季那一本的最后,扫码就可以下载一个APP,还能动态展示二十四节气。尽管我从头到尾看完觉得这套书真的很好,但是我必须负责任地提醒一下,这套书对于小宝宝来说有一定门槛,小孩子想要读进去有一定困难,所以推荐9岁以上的孩子再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家娃6岁,我从来没有把他叫过来一起读,我只是发现有趣内容的时候,会和他一起分享,一起发现麦花,一起思考杨树和柳树的花什么样(其实就是有柳絮和杨树毛子),回忆春天的桃花(我见过他偷偷摘过),去公园里看秋天的落叶,告诉他雨燕每一年要飞到非洲去过冬,在地球仪上把这个距离指给他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成长,永远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这套书我倒不止推荐孩子们看,更推荐大人看,可以学到好多知识,发现好多美食,听到好多有趣的故事,长好多见识…

这套又美又专又有趣的好书,阅读起来,即便在北方萧瑟的秋日,也感觉如沐春风,是一种视觉,心灵和大脑的极致享受,不如我们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走一程,沉浸式的了解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日拱一卒,终身成长,每一天的我们,都和昨天不一样。

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即便日子忙碌又辛苦,有它陪伴,喧嚣的世界也会安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