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虽然这些天,带来了强降雨,但是并不妨碍温度偏高,一旦等得梅雨结束,气温又会出现飙升,会特别的炎热,尤其是夏至之后,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在过些日子,就是入伏的时间了,那将会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一个阶段,中午的时候,简直是没法出门,都只想在空调房里待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有的人,却一直在讲,不用过于的悲观,今年热不热还要看是早入伏还是晚入伏?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讲究?农谚当中有答案,建议了解。

夏至三庚入伏,什么是“伏”?

据《历忌释》载:"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庚金潜藏,潜伏,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时候,火气旺盛,要注意降温祛暑,正所谓伏着隐伏解盛暑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三伏天”的“伏”还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阴气伏在比较早,那么也就说明天气会变的比较凉爽,反之阴气伏的比较晚,那么三伏天就会异常的炎热。

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讲究?

关于早入伏还是晚入伏,我们先要看的就是它的一个判断标准。一般来讲,直接看农历就可以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是三伏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换句话来讲,夏至来的比较早,那么三伏就会来的早,反之来的晚,三伏天就会晚一些。而夏至来的早,还要看其庚日,三庚数头伏,今年的第一个庚日,在夏至之后第四天,典型的是早入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入伏早晚,还有的是根据具体时间对应的昼夜不同划分,人们把白天入伏称作早入伏,晚上时间入伏为晚入伏,今年夏至的具体时间是6月21日 04:50:46,典型的白天,就是早入伏。

农谚当中关于早入伏的说法?

1、 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

简单的解释一下,如果入伏的时间来的比较早,那么就会感觉到天气非常的凉爽,如果是来点的比较晚,就会很炎热,热死牛,就代表着温度非常的高,虽然有些夸张的说法,它也突出的了天气的炎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早入伏雨淋淋,晚入伏热哄哄

如果是早入伏,那么雨水会比较多,这个时候,正好是梅雨快要结束的时候,入伏,自然会比较的凉快,如果是晚入伏,时间比较的久,那么就会变得相当的燥热,那么我们就要做好防暑的准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早入伏雨淅淅沥沥,晚入伏旱了田

这一句农谚和上面的有些类似,也是说的早入伏,雨水会比较多的,晚入伏的话,则是会带来干旱的一个天气,天气干旱,那么自然就会非常的炎热,因为没有降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是典型的早入伏,那么到底会不会比较的凉爽呢?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古人的这些预测,事实上是带有一定地域性的,我们作为了解就可以了,天气具体的变化,还是要以天气预报,和气象台发布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