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第375篇原创文章 -

我在微博某个超话里看到一条动态,是一个网友发的上半年阅读清单。看到他六个月内读了50多本书,我就给他点了个赞。

这不表示我欣赏他的阅读量,只是为他的勤奋点赞。他的书单太杂,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如饥似渴地吸收大神们推荐的经典」。

且不说《做个会说话会办事会赚钱的女人》跟你一个中年大叔有什么关系,就连《阿特拉斯耸耸肩》都能写成阿拉特斯,说明他读书还是不够认真的,可能读都没读过。

这些倒无关紧要,那份阅读清单最大的问题还是别人推荐什么就读什么,没有主动阅读的痕迹,而且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网红推荐的,根本不是什么大神。

其实主动阅读非常重要,尤其身处这样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稍不留神就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转移了注意力,包括网络上的各种荐书。

现在各个平台都是大数据杀熟,给你推荐的都是它认为你感兴趣的书,把你平时无意识的浏览生成一个个标签,可悲的是让你误以为自己多次看到的书,就真的是好书。

比如你刚看了某网红为了卖书而卖力推荐的《做个会说话会办事会赚钱的女人》,即使你关闭了,在浏览其他网站时也能看到这本书或同类书的广告,这时你就有了一种「这些书不好的话,为什么给我推荐」的错觉。

于是你又点进去,一本接着一本浏览过后就试着买一本看看。看了之后你觉得轻松,有趣,又买了更多同类书来看,到最后连你都相信自己的阅读兴趣就在此。

我不是说这样读书没好处,而是说:你读的书都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只是靠他人(包括机器)的投喂,别人给什么你就吃什么

虽然这样也能吃饱,就像那位网友一样一直都有书读,但不见得都是筛选过的好书,相当于把选择权主动让给了别人,自己当一个被动接受者。

这是懒人的做法,如此读书,读得再多也浪费时间。相反,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时间无比珍贵,就根据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主动查找书目,或向他人请教。

接着再根据综合考虑该读哪些书,哪些该精读,哪些可以略过,多久要读完以及读完之后怎么用上,都是一个系统的思考过程。

如此一来,你才不至于在茫茫书海中迷失方向,即使你看到别人卖力地推荐一本好书,也懂得辨别那本书是不是自己必读的。

就如我推荐的一些好书,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如果你觉得不错且适合自己,就找来读或者先记起来有空再读。假如你认为那本书不在自己的阅读范围内,就不必读,你知道「它暂时不是我要读的书」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动阅读还有另一个关键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而不是那本。换句话说,你花时间读这本书,想得到什么。

比如你自认为沟通能力差,想先通过读书来提升,那么你读书范围便是「哪些书能够提升沟通能力」,这些书才是你的阅读对象,其他无关的书再好,也与你无关。

这便是以结果或输出为导向的主动阅读方法。因此在读一本书时,你不妨多想一想花时间读它究竟为了什么,你得找出一个理由来,比如打发时间,为了消遣,为了修身养性等都是目的。

一旦你有了主动去找书的习惯,才发现越来越多适合自己的好书,否则读得再多也浪费时间,还不如不读,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