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6月21日0时左右,“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在近月点启动轨道器4台150牛发动机实施第2次月地转移入射(Trans-Earth Injection,TEI)机动,加速至月球逃逸速度(2.38千米/秒),组合体转入月地转移轨道,“嫦娥六号”启程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六号”任务月地转移段将历时近5天时间,期间将根据轨道精度进行1至3次轨道修正。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月地转移过程中轨返组合体将持续加速,抵达地球附近时速度将被提升至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轨返组合体飞行至地表上空约5000千米高度时,任务转入最后一个阶段——再入返回段。此时,返回器与轨道器解锁分离,进入高速再入返回跟踪测量链跟踪范围,轨道器则将进行规避机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距地表120千米高度时,返回器将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半弹道跳跃式再入大气层,首先落入大气层,然后被弹起跃升出大气层,在最终下落再入大气层之前,返回器将被减速至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接近“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的再入速度。“嫦娥六号”任务将是中国返回式航天器第3次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大气层方式重返地面。在中国之前,前苏联曾使用过这一再入返回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返回器将大底朝下,调整配平攻角,依靠钟形外形产生的气动阻力进行减速,之后再依靠降落伞的气动阻力减速,最终于6月25日下午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从发射升空算起整个任务耗时近53天时间。此后,地面搜索回收力量将在48小时内完成对返回器的回收处置,之后将返回器转运回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第9次任务和第2次月面采样返回任务,也是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按照采样预期,本次采样总量将达到2千克左右,将创造人类单次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新纪录!

作者:木兰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