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秋芳这个人,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提到过。当时宝玉正在哄玉钏喝一点莲叶羹,却听说通判傅试家的嬷嬷来看他了。傅家的嬷嬷为什么要来看望宝玉?这就关系到傅秋芳了。

傅试原是贾政的门生,历年来都赖贾家的名势得意,贾政待他也与别个门生有所不同,两家常有走动。且说这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传说是个才貌俱全的姑娘。傅试原算是个暴发的,却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便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一直耽误着。

但是那些真正的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如今傅秋芳年已经二十三岁了,尚未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具体什么心事,书中虽然没写,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自然是想与贾府结亲:让傅秋芳嫁给贾宝玉。正因为有此意,所以傅家的嬷嬷才会特意来看望宝玉一番,也可能她们这次就是过来代为说亲的。

不过很明显,傅试的算盘没打响,傅秋芳想嫁入贾府是以失败告终的。从书中后来再无提到傅秋芳,便可知他们这个提亲是黄了的。

原因也很简单,那些豪门贵族都嫌傅家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贾府作为百年的贵族之家,又怎么可能看得上傅家呢?傅试就算是个新贵,通判也只不过是个正六品的官职,而傅秋芳就算有才有貌,也已是没人要的大龄剩女了。

无论是身家还是女方的条件,都没有什么优越性。贾宝玉纵然还没有官职,但他将来是贾府的继承人,贾府那时又还是富贵繁华的名门望族,傅秋芳哪一点配得上宝玉?可想而知,傅家若提到了这门亲事,贾政是第一个不会答应的。

傅秋芳仅在三十五回出现过,后面再没有关于的她的片言只字,这便已暗示她与宝玉的婚事无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和薛姨妈一直在努力促成金玉良缘,而贾母和凤姐则极力支持木石前盟。那么作为贾府的当家人贾政,他知道这些情况吗,如果他知道,他会支持宝玉娶宝钗还是黛玉呢?

不管是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贾政应该都是不知道的,他平时关注的事情多是官场上的事,对后院这些女儿情长的事情并不太留意。但假如他知道金玉良缘之说,他也是绝对不会支持的。

傅家的条件他尚且看不上,薛家的条件就更别提了,薛家比起傅家只有更差,更不值一提。薛宝钗的情况和傅秋芳差不多,也是个无人问津的大龄姑娘了,也没有优势。更不堪的是,傅试好歹是个通判,宝钗的亲哥薛蟠却是个在逃的杀人犯,且薛家又只是个商人之家,毫无前景可言。

商户在当时排行极低,商人之家和贵族之家完全不是一个阶层。对于薛宝钗这样的出身条件,贾政是万万看不上的。

贾政是个读书人,他最初的想法便是以科举为出路,虽然后来凭他父亲的关系得到了官职,但他心底里还是欣赏真正的读书人的。可薛家这样的家庭,薛蟠这样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是看不起的。他远离薛家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愿意与薛家结亲,那不但是害了宝玉,也将会连累贾府的声望和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贾政会不会支持木石前盟,选择黛玉呢?这个倒是有可能的。

黛玉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是林家的声望还在,黛玉的出身也摆在那里,她不但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林如海生前又是巡盐御史,还是探花郎,正是贾政欣赏的那种人。黛玉的母亲贾敏又是贾政最疼爱的妹妹,黛玉的身份自然更与众人不同。

由于以上关系,贾政选择黛玉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何况宝玉对黛玉又情有独钟,宝玉娶黛玉为妻,虽然得不到丈人家的支持了,但是黛玉的出身和她本人具备的才学,对宝玉的前程和贾府的将来是有帮助的。

也许贾政心中的儿媳妇人选本就是黛玉,只是考虑到宝玉黛玉都还小,为了打扰他们,所以他才没有提起这个事,待他们长大了他自然会有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