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城市的眼睛,读懂一座城,从逛博物馆开始。在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开幕之际,太原市结合藏品资源、文化特色和群众需求,推出了探宝太原博物馆之城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悠远绵长的历史,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解锁”历史里的神秘故事,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6月20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活动相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太原市以黄河文化、区域文化为纽带,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将博物馆作为主阵地和突破口,在文旅融合发展、科技赋能创新、文物生态治理和红色基因传承上形成工作矩阵,持之以恒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个博物馆,倾力建设‘博物馆之城’。”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红敏介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达101座,其中备案博物馆41座、类博物馆60座,逐步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网络矩阵。

本次“探宝太原博物馆之城”系列活动主要有七个方面:

●博物馆之城县(市、区)文物局长数数数

●博物馆之城百馆馆长邀您探宝太原百馆

●博物馆之城探宝百馆百件精品文物

●博物馆之城探宝百项精品展

●博物馆之城探宝百项活动

●博物馆之城探宝百款文创

●博物馆之城太原文物系列讲座

面对丰富多彩的“探宝”活动,为了避免公众们陷入“选择综合征”,太原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科科长张文娟特别向公众推荐了3个展览和2项活动——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即将推出的《妙手天成-李夏廷考古绘图展、梁子明考古摄影展》。

李夏廷、梁子明分别是我省考古绘图和考古摄影方面的前辈和专家,他们用画笔与镜头见证了我省考古事业的发展成就,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料,为山西的考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次展览共展出两位先生的87幅作品,涵盖了考古现场、遗存、器物。

普光寺博物馆于6月9日推出的《走进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承之澄载千秋澄泥砚制作技艺展》。

绛州澄泥砚,产于山西省新绛县,是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该展分“大浪淘沙 澄泥千载”“抟土流光 巧匠卓砚”“三晋骊珠 薪火相传”三部分,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澄泥砚作品,以深入浅出的展陈语言和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诠释澄泥砚制作技艺。展览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以加强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汇通天下——晋商票号云展览》。

该展分为三个单元——应运而生、握筹持算、信义为本,线上展出文物包括汇票、印章、账本、银锭、信稿等,分别来自日昇昌、大德通、蔚泰厚等11家票号,生动展示了票号的兴起、发展过程,通过实物加数字互动形式让观众了解票号历史,感受晋商精神。公众可以通过晋商博物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线上观展。

晋祠博物馆和晋祠园林中心举办的“盛世国风—第五届晋祠国风文化节”。

通过情景演绎、互动体验、创意巡游等业态,重现晋祠侍女群像等经典文物场景,配合飞花令诗词对答、非遗表演、音乐演奏等形式,打造多个微演艺剧场,加强观众互动体验。同时举办“当燃要游园”主题国风游园、风雅颂私塾——国风小课堂、国风游艺、话剧表演、非遗市集等活动。

太山博物馆举办的“太山国潮嘉年华活动”。

设置了国潮文化展示区,展示国潮艺术作品、传统手工艺品等。邀请专业表演团队进行国潮歌舞、戏曲、杂技等演出。打造国潮市集,汇聚各类国潮特色文创产品,设置国潮手工制作、汉服体验、传统游戏等互动体验项目。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深入讲解传统文化内涵。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