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美国肝和肝内胆管癌新发病例41630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的2.1%;死亡29840,占所有癌症死亡的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病率的趋势线拐点在2012,最大值在2015;死亡率近十年波幅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2014-2020年SEER 22(不包括IL/MA)的数据,肝和肝内胆管癌整体5年生存率在21.7%。

2000-2020年按诊断后时间划分的肝脏和肝内胆管癌相对生存率

年龄 < 5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6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5岁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色代表女性,绿线代表男性,红线代表两者。从数据趋势发现5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似乎是这类癌症的保护因素,但这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至65岁及以上,两性之间的相关风险趋于一致。

诊断时的分期对癌症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影响很大, 局限期优于区域淋巴结转移,优于远处转移。美国的数据库展示了诊断时各阶段的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确为局限期的患者占比44%,提示早期诊断的比率较高,这也有利于整体生存时间的提高。

各阶段对应的5年生存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肝和肝内胆管癌在美国的癌症疾病负担中的排名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种族/族裔及性别划分的每10万人新发病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肝和肝内胆管癌中位诊断年龄为67岁
65~74岁的人群中最常见,此时女性性别已不再展示保护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年龄组划分的死亡百分比,死亡时的中位年龄为7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SEER
肝脏的右前叶和左前叶、胆管、胆囊、胃、脾、胰腺、结肠和小肠

====正文到此结束====

小编在学习的时候不禁感叹完整的数据链可以给我们带来全局视野和系统思考。众所周知,亚洲除日本以外的国家,尤其在中国,多数肝癌患者伴有乙肝病史,这与美国和其他区域的肝癌病因显著不同,那么,它会影响预后么?同样的治疗方案安全性一致么?治疗选择上是否需要差异化?这些问题还需要回到临床研究中探讨。

肝癌的治疗,除了与其他癌症相似的手术、放疗、系统治疗之外,还有消融和肝移植,其中肝移植被认为是最优选的根治性治疗之一。然而肝源在全世界都十分宝贵,并且很多肝脏疾病的治疗策略都会涉及肝移植,而,从而可能被认为是对宝贵肝源的浪费,于是专家们通过对不同患者多年的治疗、随访和研究,制定了米兰标准,从而筛选出能使肝源带来的生存最长化的患者。。

来源:Goodnewsmedicine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