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一篇关于被引用近 2500 次的 Nature 论文要被撤稿了,这也将成为有史以来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撤稿论文。报道称之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论文,甚至有报道称其误导阿尔茨海默病研究 18 年。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禁会想,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怎么样,我们人类是否会普遍受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对待阿尔茨海默病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来了陈椰林老师和冷历歌老师,共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nature 论文承认造假或将撤稿,误导领域 18 年是否准确?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嘉宾

陈椰林: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研究员

研究方向:使用神经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为核心的交叉研究手段,聚焦两个相关的研究方向: 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类疾病的致病机制与干预。

冷历歌:厦门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衰老等的致病机制研究,以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为切入点,从神经细胞代谢网络改变的角度探究 AD 的代谢致病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模型和理论依据。

主持人

冰冉: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硕士

时间轴

01:24

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痴呆的关系

03:00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

08:18

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和风险因素

16:31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手段

19:30

疾病的研究与药物的开发过程

27:06

关于 nature 的一篇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论文或被撤稿的讨论

37:27

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证伪

41:43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临床试验

44:52

跨越新药研究的“死亡谷”

48:39

阿尔茨海默病将会是下一个影响人类寿命的疾病

53:56

除了失忆阿尔茨海默病还有哪些症状

54:18

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照顾

56:00

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

制作团队

主持人:冰冉 DeepTalk

剪辑:嘉鱼

运营:大壮‍

本播客内容为 DeepTalk 原创制作,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改编或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