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包拯与从人正巡行在通往河南的官道上。路旁的枫树染尽橙黄,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大人,前面就是横坑地界了。那地方三十里路,尽是荒山野岭,人烟罕至。"随从在马上朝包拯禀报。包拯点了点头,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

正当日头高悬之时,忽然一阵妖风呼啸而来,卷起漫天尘土。伴随着风声,无数蝇蚋蜂拥而至,在包拯的马头上盘旋不去。

"这蝇蚋也太不像话了吧,怎赶都赶不走!"随从抡起马鞭,呼呼作响,那蝇蚋却恍若未觉,依旧团团乱舞。

包拯凝神片刻,沉声道:"蝇蚋素来恋尸,聚而不散,此地必有古怪!李宝,你随这蝇蚋走一遭,若有发现,即刻来禀!"

李宝领命,随着蝇蚋疾驰而去。不出三里,只见蝇蚋直扑向路旁一棵苍松,绕树飞舞,似在指点什么。李宝会意,调转马头,飞奔回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人所料不错,那苍松下,埋着一具尸首!"李宝语气凝重地禀告。包拯闻言,当即策马前往。

只见一行人在苍松下围作一团。包拯下马察看,但见松针落叶间,隆起一块新土,分明是新掘之坟。他吩咐众人掘开坟冢,不多时,一具男尸呈现眼前。

"奇怪,这尸身并无外伤,面色还似活人,定是新死不久。"包拯蹙眉道。随从用铁锹拨开尸体,忽然惊呼:"大人快看,死者阳囊处肿胀异常,竟似被硬物砸烂了一般!"

包拯凑近一看,果然死者下体残缺不全,触目惊心。他沉吟片刻,缓缓道:"这必是被歹人谋杀,手法狠毒,不似寻常凶杀。"

正说间,包拯忽见死者腰间衣带上,系着一物,取下一瞧,竟是一枚精巧的木刻印章,约莫两寸见方。他端详半晌,若有所思:"这印章雕工精细,看这图案,像是卖布商人的记号。此物极可能是破案的关键!"

包拯吩咐众人将印章收好,又命他们恢复现场,将尸首掩埋。一行人默默离去,天边的夕阳如血,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

次日,包拯一行人来到陈留县城。当地父母官早已得讯,亲自出城迎接。宴席间,包拯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心中却是另一番盘算。

"诸位,本官此番前来,并非游山玩水,而是为了一桩命案。"包拯环视四周,沉声道,"本官初步判断,死者当是布商,凶手极可能尚在此地。诸位若能协助查案,本官感激不尽。"

众官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却不敢违逆包拯的意思。次日,衙门内升堂理案,两侧的签押房内,早已关押了十几个卖布的商人。

包拯唤来为首的经纪张恺,问明来龙去脉。张恺战战兢兢道:"大人,小人不过一介商人,日日奔波,怎敢行那等伤天害理之事?"

"我也没说你行凶。"包拯淡淡一笑,"我不过想购几匹上好的布料,不知经纪可否给个方便?"张恺闻言,如蒙大赦,连连点头称是。

片刻,张恺带来一批色泽光鲜的布匹,在包拯面前一一铺开。包拯随手拈起一匹,只见布边上赫然印着几个小字,正是死者腰带上木印的图案!

"这布料可是出自河南太康县?"包拯状似不经意地问。张恺惊道:"大人好眼力!这正是太康县的李三新送来的上等布料,小人还未来得及发卖呢。"

"好,我就要这几匹了。"包拯抚须微笑,"你将李三唤来,我还有话问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堂下跪着四个卖布客商,为首的便是太康县的李三。包拯负手而立,语气森然:"尔等可知罪?"

李三强作镇定,躬身道:"大人明鉴,我等虽贱,却也安分守己,哪敢去犯什么天条?不过是来陈留县做些小本买卖,实在想不通,怎就被大人关在这牢里头了?"

"当真想不通?"包拯一声冷笑,吩咐从人取来木印,"你且看看,这图案可与你的布料一样?"

李三见状,脸色骤变,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这、这不过是巧合罢了。"他结结巴巴地辩解,"天下间雕刻图案千千万,难免撞衫。大人千万别被表象迷惑啊。"

"我自有分寸。"包拯淡淡道,"本官奉旨巡查,路经横坑,发现一具无名男尸。此人生前是个布商,死状极惨,分明是被歹人谋杀!而我从他身上搜出此印,与你们的布料如出一辙。此事本官已调查多时,证据确凿,休要抵赖!"

四人闻言,神色大变,齐齐跪地求饶。"大人明察,小人等确实有罪,只求大人开恩,从轻发落!"

"来人,给我狠狠打!"包拯喝道,"我倒要看看,不用刑,你们肯招也不肯招!"

刑讯之下,四名嫌疑人很快就招供了。原来,他们本是一伙劫贼,专门劫杀过往商旅,李三更是为首的头目。那倒霉的布商,就是被他们劫杀在横坑的。

"本官早就怀疑,这案子没那么简单。"包拯冷冷地环视四周,"寻常贼人,杀人越货也就罢了,何须用如此残忍手段?你们分明是故意为之,意在羞辱受害人!"

"大人明察,小人们确有隐情。"李三哽咽道,"那布商生前曾侮辱过我妹妹,逼得她投河自尽。小人怀恨在心,这才设计杀他,泄恨敌心。"

"原来如此。"包拯点点头,"你妹妹的事,本官尚不知情。但不论如何,私下寻仇,终非正道。你们擅自动用私刑,已然违反王法,岂能轻饶?"

"大人教训的是。"李三泣不成声,"小人悔不当初,甘愿领罚!"

"来人,给我用长枷将他们锁起来,重兵把守,不得有误!"包拯一声令下,四名罪犯立时被押入大牢,从此天日难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清晨,四名劫贼被带上公堂受审。只见他们个个丧眉搭眼,全无昨日的嚣张气焰。

"李三,你可知罪?"包拯正色问道。

李三扑通跪下,瑟瑟发抖:"小人知罪!小人不该杀人越货,劫掠他人!更不该玷污妹妹清白,用私刑报复仇人!求大人明察,给小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不错,人非草木,犯了错误,尚有悔改的机会。"包拯点点头,"但违法犯罪,岂能轻饶?本官断案,向来只论事实,不论情面。你们谋财害命,死有余辜。李三身为主谋,必须偿命。其余三人,发配边疆,永不得返乡!"

"多谢大人开恩!"四人齐齐叩首,泣不成声。

"至于那买卖布匹的张恺,你虽与此案无涉,却也难辞其咎。"包拯转向张恺,"你身为经纪,理应察访货源,怎可将劫贼的赃物当作正经货物售卖?罚银二十两,以儆效尤!"

张恺连连磕头,哪敢再多言半句。

随着一声惊堂木落下,这桩骇人听闻的奸商劫杀案,终于画上了句号。死者虽已归阴,但家人总算能稍慰亡魂。

"此案教训颇多啊。"包拯喟然长叹,"不论商贾还是贼人,皆当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若一味仗势凌人,怙恶不悛,终难逃王法制裁。"

"小民们受教了。"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你们也未可掉以轻心。"包拯环视四周,正色道,"即便是微不足道的蝇蚋,尚且恋尸而聚。何况人心险恶,世道暗淡?为官一任,不可不慎!"

众人闻言,无不肃然起敬。

自此,陈留县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人们纷纷议论,若非包大人明断,恐怕冤案难昭,奸徒难惩。而包拯的威名,也随着一桩桩轰动朝野的奇案,响彻大宋的每一个角落。

"要我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包青天更神的断案官了!"茶余饭后,人们总爱这样感叹。

而在遥远的开封府,那位黑面慈善的断案神探,依然在为世间疑案费尽心力。他手握正义的剑,眼望斜阳似血。唯愿歪风邪气,终得肃清,海晏河清,国泰民安。

从此,但凡提起包拯,百姓无不悚然起敬。他就像一轮永不坠落的太阳,照耀着暗淡无光的宋朝,给不平则鸣的冤魂,以最后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