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高村坡,有一处名为枯蹄岭的险峻山岭,上通大田,下往九溪。这里崖峻林深,人迹罕至,却是往来行商的必经之路。

这一日,一位贩布的孤客行路于此。他肩挑布匹,手持竹杖,嘴里哼着乡间小调,不觉间已步入山林深处。忽然,他瞥见两个砍柴的樵夫迎面而来。孤客心生欣喜,连忙停下脚步,向二人拱手问道:"两位大哥,请问前面还有多远才能走出这山林?"

两个樵夫相视一笑,其中一人答道:"客官,此去二十九都还有半日脚程。不知客官从何处来,要到哪里去啊?"孤客答道:"在下是个贩布的小商,刚刚走乡串户讨了些欠账,这就要赶回家去。听人说这山中有条小路最是便捷,谁知竟迷失于此。还望两位大哥指条明路。"

另一樵夫笑道:"都说山中路最难辨认,若是我们领路,最多一个时辰,便能带客官走出这片山林。"孤客大喜过望,对二人千恩万谢。殊不知,这两个樵夫竟是这一带臭名昭著的悍匪,张禄三、张禄四两兄弟。他们假以砍柴为名,专门在这荒郊野岭打家劫舍,见财起意。

二贼将孤客引入一处绝壁下,趁其不备,一刀砍下,鲜血迸溅。孤客毫无防备,连声惨叫都发不出,便倒在血泊之中。兄弟两个搜去孤客的银两,揣入怀中,又将尸首掩埋在乱石之下。自此,孤客魂归地下,再无人知晓他的死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荏苒,半年过去。这日,正值包拯大人巡按大田。他行至高村坡,恰逢钱五秀与范体忠为山界起了争执。包拯当即踏勘现场,明断是非,最终将山场划归钱五秀所有。

处置完此事,天色已晚。包拯吩咐随从:"就在此地歇息一宿,明日再回衙署。"谁知当夜,狂风陡起,山林间发出阵阵诡异的呜咽声。包拯心生警兆:"狂风乱作,必有妖异。莫非此地藏有不明冤情?"

次日清晨,包拯率从人等在枯蹄岭四下察看。忽听一随从惊呼:"大人,这林子边有一股恶臭,地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众人连忙赶去,只见地上堆满枯枝败叶,隐约可见腐烂的断肢。

包拯挥退众人,只带两名心腹细细搜查。他们移开乱草枯叶,竟发现一具尸骸!只见尸体惨不忍睹,颈上竟有四五道骇人的刀痕,分明是遭人谋害。"此事大有蹊跷,定是一桩陈年旧案!"包拯沉吟道,"来人,速速掩盖尸体,莫要惊扰了那亡魂。我们暗中调查,务必揪出凶手,昭雪冤情!"

回到县衙,包拯闭门沉思,始终不得其解。他喃喃自语:"枯蹄岭地广人稀,这桩命案发生在半年之前,如何查起?死者身份不明,又该从何处着手?"

忽然,他心生一计。对左右吩咐道:"我阳间断不明此案,唯有借助冥府之力,方能水落石出。传我旨意,今夜设灵堂于衙署,我要日断阳间,夜问阴曹!"

夜幕降临,灵堂内香烟缭绕,气氛森然。包拯身着法袍,端坐蒲团,神情肃穆。他一手执念珠,一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阴司秘法,超度亡灵。今有枯蹄岭山野孤魂,含冤而死,魂不安息。谨请冥官鉴察,助我断案,以慰冤魂!"

忽然,堂内阴风四起,烛火摇曳。包拯陡感精神恍惚,竟堕入一片混沌之中。他隐隐见到一只獐鹿疾驰而过,引着一名浑身是血的男子前来告状。那人伤口累累,状若凄惨,口中似有怨言,却听不真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包拯宿醉方醒。他连忙唤来两名得力干将,吩咐道:"我昨夜梦见一条獐,引着一血人前来诉冤。我直觉凶手必与'张禄'二字有关。尔等火速前往枯蹄岭一带村落,暗访是否有'张禄'其人。倘若有,立即擒拿!"

两名干将领命而去。不出三日,便回禀包拯:"启禀大人,高村坡后山,果有一对兄弟,名唤张禄三、张禄四。他们平日里伪装成樵夫,实则是臭名昭著的悍匪!小的们见他们身形彪悍,目露凶光,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回禀大人。""好!"包拯喝道,"来人,火速发拘票,将这对歹徒给我拿来!我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公堂之上,张禄兄弟双双跪倒,瑟瑟发抖。包拯端坐堂上,一双眼睛如炬,直视二人。他厉声喝问:"半年前,你们可曾在枯蹄岭杀害一名贩布客商?速速招来!"

"大人明鉴,小的兄弟虽在枯蹄岭樵木为生,但从未杀过人啊!"张禄三哀求道。"大人,小的就是被这恶人诬陷的!小的兄弟虽贫,但也安分守己,从不敢行凶杀人之事啊!"张禄四也叫屈连连。

包拯冷笑一声:"你们当我是三岁小儿,信口雌黄便能糊弄?来人,给我用刑!我倒要瞧瞧,这对狼心狗肺的恶贼,还能狡辩到几时!"堂下刑吏应声而上,将张禄兄弟按翻在地,巨鞭雨点般落下。

不一会儿,鞭稍渗出点点血迹。张禄兄弟疼得死去活来,再也咬牙不住,齐声告饶:"大人饶命!半年前,小的兄弟确实杀了一个贩布客商!他迷路来问小的,小的便将他引入绝境,一刀割喉,洗劫了他身上的碎银,尸体也被埋在荒山之中。大人明察,小的兄弟伏法认罪,只求大人宽恕!"

包拯闻言大怒:"原来真是你们这对贼眉鼠眼的歹徒!杀人劫财,罪无可赦!来人,给我重责四十大板,发配充军!恶人伏法,岂能宽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犯已定,案情大白。包拯秉公断案,为那贩布客死后昭雪。

次日,包拯率从人等来到枯蹄岭,祭拜那死于非命的孤魂。他一袭黑衣,面色肃穆,口中念念有词:"山中孤魂,含冤莫白。今日断案,以慰亡魂。愿汝超脱,往生善道!"

祭毕,包拯长叹一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对贼纵然逃脱一时,终究难逃天网恢恢。奸佞小人,皆当如此!"随从们齐声应和:"大人断案如神,真乃当世包青天也!"

自此之后,大田一带的盗匪们闻风丧胆,再不敢肆意横行。百姓们纷纷传颂包公的英明神武,都说有这样一位断案如神、明察秋毫的好官在,何愁冤案不平,盗贼横行?

包公秉持的正义,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迟早而已。我们要向包公学习,敢怒敢言,锄强扶弱,共同营造一个道德高尚、万民安康的大同社会。这,就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不懈追求。

古人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愿世间再无张禄兄弟这般丧尽天良的恶徒,让我们撸起袖子,洁身自好,用一双勤劳的手创造美好生活。若人人向善,邪不压正,盛世昌隆指日可待!这,便是我们最朴素的愿望,最真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