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这才是战争,作者王正兴

一直以来网络对于长津湖战役争议很大的一个地方是志愿军到底伤亡了多少人,美军到底伤亡了多少人?

这个问题我早就讲过了,本文主要讲两点,美军陆战1师到底伤亡了多少人;二是对于美军伤亡的概念问题,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知识点。

一、四个版本的美军陆战1师伤亡数据?

一般情况下,美军到底伤亡多少人其实是没有准确数据的,其实志愿军也是这样。

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但也是一个不为人熟知的知识点。我以前跟徐焰教授讨论64军临津江战斗时,徐焰教授指出书籍资料中列出的伤亡数据哪怕精准到个位数,其实也只是大致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美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四个版本的战斗伤亡数据,见上图。下面我来一个一个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在中国最流行的伤亡数据。中国网民称:美军陆战1师死亡人数为717人(阵亡603人,因伤死亡113人),失踪192人,负伤3470人,非战斗伤亡7338人,共减员11733人。这个数据大家见多了,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见上图。

2、美军第10军给出的伤亡数据(列于《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潮起潮落》第147页),见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这张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美军陆战1师393人阵亡,2152人负伤,76人失踪,共战斗减员2621人。我借用一下网友做的一张图,见中文版的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志们一看就急了,和中国网络流行数据相差1758人,怎么才伤亡这么点人?

正如在第一张截图中,有的网友指出:“这一数字显示比第十军的统计要多出不少。”

有的网友迷惑不解:“军部报告说陆战1 师(11.27——12.10)伤亡2621人,跟上面我们计算的(11.27——12.24)3642人相比,差了小一千人。而陆战1师自己12.11——12.24的伤亡也只有不过81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是统计口径的差异?是漏算了人头?还是故意瞒报呢?我们不得而知。”

对啊,问题来了,为什么不一样呀?我待会来回答,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版本的数据。

3、美军陆战1师自报的伤亡数据(列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朝鲜战争战史:长津水库之战》第382页),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这张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5日(为什么截止到15日?因为美军陆战1师15日上船),美军陆战1师阵亡564人(直接死亡463人+伤死101人),失踪186人,受伤2595人,合计战斗伤亡3345人;非战斗伤亡3969人;总计减员7314人。

需要指出的是,美军陆战1师伤亡数据最流行版本,即第一个我们中国网民经常使用的版本:美军陆战1师阵亡717人,失踪192人,负伤3470人,合计战斗伤亡4379人,这一数据同样来源于此表。

来自同一张表,战斗伤亡两者相差1034人,为什么网络流行说法和我列出的不一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张完整的表是美军陆战1师从1950年10月8日到12月24日的伤亡总表,另一半见上图。中国网民们截取的是10月8日至12月12日的伤亡数据,把美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之前的伤亡也算进去了(抢了42军和20军89师阻击战的功劳),所以才有阵亡717人,失踪192人,负伤3470人这一数据。这个问题是要纠正的。

看到这里,有些情绪激动的“爱国网友”又要开始骂娘了:你个狗汉奸,给美军洗地,缩小美军伤亡数据。

搞搞清楚,你们熟知的美军陆战1师伤亡数据是网友造假的,多算了一个月。到底是谁在夸大数据造假呢?

可是我要说的是,就算是美军陆战1师自报的伤亡数据,也不是最准确的数据。为什么呢?

4、我们再来看第四个版本的数据。第四个数据来自于一个现代的统计网站“朝鲜战争项目”,该网站指出:美军陆战1师11月27日至12月15日的死亡总数为760人,包括直接阵亡+伤死+被俘后死亡+失踪后认定死亡。

我们可以注意到,按照美军陆战1师自报的数据,阵亡+失踪为750人,其实就是说,时隔70年后,失踪人员基本被认定为死亡,再加上美军陆战1师撤出兴南一段时间后因伤和因病死亡的零星人员和补录的零星人员,最终确认美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期间死亡760人,均高于美军第10军数据和陆战1师数据。

二、各种版本伤亡数据的区别

很早就有细心的读者注意到了数据差异的问题,问我为什么美军第10军给出的数据和陆战1师自己的数据相差那么大?不是应该是陆战1师上报,然后第10军汇总制表么?

以前读者在留言里提问,这种问题几十字的留言回复功能是回复不了的。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我讲解一下你就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我讲过的知识点,我们在各种书籍资料里看到的伤亡数据,并不是最终比较准确的数据。我以前文列出的数据为例来讲。

1、第一种数据的来源情况

我们在书籍里看到的数据有这么几种:第一种叫做即时数据,这是最不准确的,偏差大得离谱。有人会问,即时数据不应该是最准确的么,错了,在战争中即时数据最不准。

美军第10军给出的伤亡数据其实就是个即时数据汇总表。怎么来的呢?

比如美军第10军的人事参谋规定,下属部队在每天20时上报人事数据。师就跟团说,你19时给我报,团跟营说你18时30分给我报,营跟连说你18时给我报。在平时状态下是没问题的,但在战时就不一样了。

部队还在打仗,哪来准确数据报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第10军助理人事参谋等啊等啊,等急了,他是上级机关啊,他要打卡下班睡觉啊,哪有功夫熬夜加班,作战参谋才陪着参谋长在那加班呢。于是他一个电话打给第7师人事参谋:“罗尼,该死的,把你们师的数据报上来。”

第7师的人事参谋哪里知道啊,他就去催第31团的人事参谋,第31团的人事参谋又催着下面的各营报。比如2营还在打仗呢,2营的人事参谋也不知道啊,他又去催各连,最后只能根据各连上报的即时数据:“哦,杰瑞死了,汤米伤了。E连5死7伤,F连2死9伤。”于是就上报了。

第10军的助理人事参谋根据各师上报的数据,把表一填,下班。

工作态度认真的、责任心强的助理人事参谋呢,会在几天后各师上报了比较精准的纸质人事报告后,把表重新做一下。懒的助理人事参谋呢,就不会去改。

而美军第10军这张表格,很明显,人事参谋很懒,就按照自己每天汇总登记的存档了。

很多年后,学者们写战史,从档案里找到表格,就写到书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第二种数据的来源情况

除了每天的即时报告外,美军人事参谋还要填写每天的纸质人事报告。这张报告基本不是当天写的,因为当天没准确数据啊,通常是第二天甚至几天后写。这个数据就要比即时上报的数据准很多,但是也还不够准。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看到的美军各种伤亡数据,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摘自各部队档案,二是摘自美国陆军卫生部卫勤数据。

第一种情况里面就大有玄机了。

比如,我们在一本美国书籍里看到某次战斗美军伤亡4死15伤3失踪,这个作者就相对比较靠谱和客观。

在另一本书里看到某次战斗美军伤亡4死15伤,没列失踪数据,这个作者很可能很不靠谱。

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怎么识别这个作者写书的水平怎么样,是不是客观?就看他引用的伤亡数据,这是一种办法。

美军各部的指挥报告中的人事报告,其中的伤亡数据是很不准确的。

这种最原始的档案——每天的人事报告,通常失踪数远远大于伤亡数(主要是美军打败仗)?为什么?

比如,美军第2师第9团D连本来有190人,当天逃回来57人,其中34人有伤,带回来11具尸体。美军2营人事参谋填表是这么填的:11死34伤122失踪。只要没回来(或没有目击死亡),统统算失踪。

过了一天或几天,有些人回来了,比如回来了100人,其中没人受伤,当日表未必会改,但会在月表里体现,D连某日某次行动11死34伤22失踪。还有种情况,34个伤员里4个伤重死了,月表就变成D连某日某次行动15死30伤22失踪。我们来看美军第9团在11月27日-30日的伤亡数据表格,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没有,这种就是最原始的人事报告,死亡和负伤加起来都没有失踪多,因为很多人员掉队还没归队,按照美军的统计规定,人事参谋统统都先算他们为失踪。

美国作家在写书的时候这个数据他怎么用,就看他的心情和态度了。如果他和我们前文提到的国内网友一样,觉得数据大了面子上过不去,他就写11死34伤,不写失踪。

所以,任何一本美国朝鲜战争书籍,列伤亡数据时不列失踪的,80%是在耍流氓(20%是这一仗没失踪数据或者他引用的是后来填写的人事表格)。因为他很可能引用的就是最原始的当日表的内容。可这种数据,在美军吃败仗的情况下,90%的情况,失踪人数远远超过伤亡人数。这种作者给出的数据,看起来有出处,其实是假的。

那怎么知道这个美国作家是引用当日表还是月表呢?一是自己查档案,二是对照美国陆军卫生部公布的卫勤数据进行对比,卫勤数据虽有些遗漏,但已经基本准确。

在掉队人员归队后,美军人事参谋还会进行一次统计,比如A连少了杰瑞、汤米、米奇、唐尼没回来,杰克说“杰瑞死了,就死在我旁边。”于是人事参谋登记,杰瑞-死亡。迈克说“汤米被中国人抓走了,我看见的。”于是人事参谋登记,汤米-被俘。米奇、唐尼没人知道下落,于是人事参谋登记,米奇、唐尼-失踪。前述美军陆战1师给出的数据就属于这个版本。

3、第三种数据的来源情况

第三种在书籍中常见的伤亡数据就是卫勤数据,如前所述比较准确,但没有各部事后统计的精准,不准确在哪里呢?美军的卫勤数据里没有被俘和失踪数据,还有少量遗漏情况(因为没登记医疗卡,只有登记了医疗卡片才会进卫勤数据)。

4、第三种数据的来源情况

最精确的数据只会出现在被深入广泛研究的战斗中,比如上文提到的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1师死亡760人这个数据。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除了网友自发行为长年累月地统计,那就是国家行为才能做到了。

其实和事后统计的美军人事报告数据是一样的道理。第一种补录出现在交换俘虏时,比如被俘的美军第31团——“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一开始美军将其列为失踪(被俘),后来战俘营回来的战俘说麦克莱恩被俘后几天后就死了,于是麦克莱恩被改为阵亡。

随着时间推移,一开始被列为被俘和失踪的美军不断的被认定为死亡,再加上学者和志愿者们采访老兵又获得一些遗漏的人员数据,所以在现代网站上,美军阵亡数据一直会小幅度增加。

志愿军这边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没有区别的。

这篇文章对于有些人来说,会很不喜欢,如前所述,他们会叫骂:你个狗汉奸,给美军洗地。

我对这些人没兴趣理会,编造数据丢的到底是中国人的脸还是丢美国人的脸,这是不用说的。本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讲解知识点,解除读者看书中的疑惑,读者们的问题我未必每个都会回答,但只要是有价值能长知识的问题,我一定会抽时间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