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国在阅兵式上展示了一种新型高炮。

这种高炮是从瑞士引进的。

没想到,在引进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谈判代表,在购买协议上多看一眼发现了一个漏洞,直接为国家节省了一个亿。

那么这漏洞到底是什么?

瑞士又是怎么回应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新媒体】【兵工科技】。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我军旧式高炮装备不足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陆军的野战防空装备状况的确非常落后。

当时,我军主要依赖的是一些来自前苏联的老旧高炮,比如双管37毫米高射炮、单管57毫米高炮等。

这些高炮不仅设计理念陈旧,射程、射速、精度等关键指标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战争的作战需求。

这种装备的不足,在上世纪60年代的抗美援越战争中就已经暴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我军派出的高炮部队,在面对美军的新式高速喷气式战机时,显得十分被动,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

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为我国军队装备现代化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军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要彻底改变陆军防空装备的落后状况,就必须主动学习和借鉴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防空高射武器。

我国组织了多次代表团,深入考察和评估了多家国外知名军火制造商的防空高炮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积极考虑从国外引进先进的高射火炮,来填补我军在野战防空领域的装备空白。

在反复比较和测试之后,瑞士著名军火制造商厄利空公司的GDF-002型35毫米双管高射炮,成为了我军的不二之选。

但却没想到,发生了一个让人后怕的小插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改一条协议,省掉一个亿

我军当时使用的是74式37毫米高射炮。

GDF-002型高炮具备1100发/分钟的惊人射速和1175米/秒的高炮口初速,火力密度大大超越了74式高炮。

出众的射速、射程、精度等关键指标,GDF-002型高炮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35毫米防空高射武器之一。

而在最初引进GDF-002技术的谈判过程中,曾一度就"价格浮动"问题出现了争议和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代表团出访期间,组织上临时将一名名叫蔡寅生的工程师调入商务组。

蔡寅生平时主要负责国内的科技项目,对商务谈判缺乏经验。

然而,就在代表团陷入价格僵局时,商务组组长杨荫桐找到他,希望他能破解瑞士方提出的"价格浮动"难题。

对于组织上的这一任务,蔡寅生感到既高兴又忐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蔡寅生曾四处求助,但均未获得解决方案。

于是,他决定自己仔细研究瑞士方提供的价格浮动公式和计算方式,务必要找出其中的漏洞。

经过几个日夜的反复推算和思考,蔡寅生发现瑞方的公式在理论上是无懈可击的,看不出任何突破口。

他不得不换一个思路,从报价本身入手,看是否存在什么疏漏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仔细分析,蔡寅生发现瑞方报价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整个报价由三个部分组成——"入门费"、"设备采购费"和"人力支援费"。

而"入门费"这一部分,理应是对瑞方已经完成的研发工作的补偿,属于已经发生的历史成本,不应随未来的物价波动而调整。

蔡寅生激动万分地将这一发现上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组内讨论和验证,代表团确认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决定在新一轮谈判中,坚持将占比重大的"入门费"部分作为固定不变的基数,避免浮动带来的额外费用风险。

新一轮谈判开始后,中瑞双方再次唇枪舌战。

但我方代表团有了准备,在"入门费"问题上一力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方谈判代表坚持一定要调整,瑞士厄利空公司做出了让步。

"入门费"浮动的条款一改,我国也就能少支付约1亿元人民币。

获得GDF-002型35毫米高炮的技术后,我国军工系统立即着手对其进行仿制。

那么,结果怎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行研制PGZ-09高炮

1993年,我军终于自主研制出了被命名为PG99的35毫米双管牵引式高炮系统。

而相较于原版的GDF-002,PG99在自动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上都有了大幅提升。

我国工程师针对实战需求,在PG99系统上加装了国产的新型火控系统和数字化探测设备,射击精度和毁伤概率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然而,作为一款牵引式火炮,PG99在机动作战中的适用性还是受到了一定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09年问世了堪称里程碑意义的PGZ-09式35毫米自行高炮。

作为PG99的升级版,PGZ-09在火力运用的灵活性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它搭载了多个先进的探测设备,包括具有全方位扫描能力的相控阵雷达和高分辨率光电设备。

可以实现全天候和多目标同时跟踪,大幅提升了目标捕获和精确制导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PGZ-09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AHEAD智能制导弹药。

能够通过精确编程控制弹药的爆炸时间和位置,形成高密度的"破片云",对各类空中目标形成有效的区域杀伤。

从理论上讲,即使是规避性能优异的精确制导弹药、武装直升机乃至未来的蜂群无人机编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高密度的破片云下同样无所遁形,防空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

除了履带式的PGZ-09自行高炮,我国军工科研人员还研制了PGL-12型轮式35毫米自行高炮。

与PGZ-09采用双管35毫米炮不同,PGL-12只能装备单管火炮。

这主要是由于轮式底盘的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承载过于庞大的武器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价格高昂,但物有所值

为了弥补单管炮firing火力密度不足的缺陷,PGL-12的设计团队将其射速提高到了惊人的1000发/分钟。

PGL-12还率先采用了无人化炮塔的新型结构,将装填手等人员全部移出炮塔,大幅提高了防护能力。

PGZ-09等35毫米自行高炮虽然单价昂贵,但其无与伦比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出色的多次拦射精度等性能,完全物超所值。

现代战争形势下,防空作战的决定性地位日益凸显,各国都将高射炮等防空装备列为重点投资发展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我军陆军防空体系的中流砥柱,35毫米自行高炮家族绝不会止步不前。相反,它必将继续与时俱进。

未来,35毫米高炮在系统集成和武器融合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比如通过单一雷达整合搜索和精确制导两大功能,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探测、制导的精确度。

还可以大幅降低系统复杂度,减轻武器系统的体积和能耗。

而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与新型光电、微波、电磁等非传统武器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多种防空武器构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激光武器已经取得实战战果

以激光武器为例,如果能与35毫米高炮实现无缝集成,那么就可以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互补作用。

高炮承担反制大型目标,激光武器对付小型低慢速目标。两者协同作战,将大幅提升整体的防空作战效能。

除了作战效能的提升,这种"复合型"防空武器构型,从理论上讲也能带来更高的性价比。

一旦实现武器系统的模块化、通用化,那么在采购和维修保养等环节都将获得可观的经费节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9A性能先进,价格也不便宜

不可或缺的防空保护伞

在探索新型武器融合方面,我国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在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非传统武器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在微系统制造、3D打印、新型纳米材料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可以预见,未来的35毫米高炮家族必将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集多种先进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终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9式自行高炮上的35毫米高射炮

它们不仅能高效率拦截各类空中目标,还可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自主规划战术、实施精确打击、协同其他兵力,成为智能化战场上陆军的"杀手锏"。

未来的陆军作战将高度依赖先进的中小口径自行高炮,作为可靠的防空保护伞,为机械化部队的有效机动提供重要的防空掩护。

而经过多年发展的35毫米高炮家族,必将继续发挥它的核心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9式自行高炮的搜索雷达

看完我国高炮的发展过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