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揭示了全国运力运量的显著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车辆运力变化来看,2023年末全国载货汽车的数量和吨位均实现了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国拥载货汽车1170.97万辆、17216.71万吨位,分别增加4.30万辆、249.38万吨位。其中,普通货车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专用货车、牵引车和挂车的数量均有所增加,普通货车358.71万辆、4434.51万吨位,分别减少28.98万辆、281.68万吨位,专用货车68.68万辆、817.75万吨位,分别增加5.25万辆、64.03万吨位,牵引车370.37万辆、增加16.19万辆,挂车373.20万辆、增加11.84万辆。这表明我国物流行业正朝着专业化、高效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专用货车的增加意味着物流运输的细分市场需求正在逐步释放,而牵引车和挂车数量的增长则体现了货物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输效率的提升。

在货运量方面,2023年全年营业性货运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47.47亿吨,比上年增长8.1%,完成货物周转量240646亿吨公里、增长6.3%。这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物流行业的不断创新。公路运输作为货运量的主要承担者,公路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03.37亿吨,比上年增长8.7%,完成货物周转量73950亿吨公里、增长6.9%,其营业性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均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体现了公路运输在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民航运输也各自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元化的货物运输体系。从2023年营业性货运量构成(按运输方式分)来看,公路运输占比73.7%,水路运输占比17.1%,铁路运输占比9.2%,民航运输占比仅0.01%。

从2023年营业性货运量构成来看,公路运输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占比高达73.7%。这既反映了公路运输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也凸显了其在物流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虽然占比相对较低,但各自具有独特的运输特点和优势,为物流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民航运输虽然占比极小,但其在特定领域如航空货运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