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增加,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提升科学教育的相关文件及政策。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作为教育部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在“双减”背景下,全面推动区域科学教育工作,主要以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强化系统设计、在集成中盘活优质资源、在学科融合中促进内外联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工作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因材施教,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构建“宽门槛、多通道、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外联、内联、互联”的区域科学发展机制

科学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系统,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教育,涉及数学、科学、技术、社会、工程、环境等多学科内容。因此,在推动全区科学教育工作中,我们构建了外联、内联、互联的融合发展机制。主要包括:

资源整合,打通外联渠道。科学教育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内化为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加前沿、真实、多元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更好地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康巴什区积极联动和整合科学教育资源,强化校内外合作关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截至目前,联合共建的校外资源包括科技场馆、科研基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已经挂牌建立科普实践基地场馆包括碳中和研究院、奇瑞汽车城、自然资源博物馆、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等20余家。还有一些涉及跨学科、多专业领域的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学习平台。全区着眼全过程科学培育,整体构建了区域“科学+”协同育人链,构建起了校家社协同、政企研合作共同推进科学教育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

区域融合,实现内联互促。由康巴什区教育体育局统筹规划,结合各校发展需求及特点合理配置资源,为科学教育专项发展提供综合保障。深入推进康巴什区“‘双减’康十条”,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保障学生课间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体验、交流和探索。在全区范围内建设科创中心、科学探索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微科学空间、科学活动园等,配齐配好实验仪器设备和资源等,为科学教育教学提供软硬件支撑。加大科学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确保区域内科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发展。

为构建区域科学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全区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基地四方联动的科学教育育人框架。引导企业援建科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动员各类企业,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以企业捐资、挂牌、冠名等形式,为康巴什地区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普惠区域中小学生。与此同时,以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为纽带,联动区域各中小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主题课程及活动。按照教体局统一部署,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综合实践及研学活动,目前年受益中小学生达3万人次。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与学科融合,创新课程组织方式,让教育随时发生,让知识更具深度,在彰显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有效促进科学核心素养的坚实落地。

在“双减”背景下,康巴什区统筹全区科学教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增加课后服务科学教育比重,由青少年发展中心牵头组织科学教师组建项目课程教研组,以每位教师辐射2—3所学校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课程,实现区域内中小学的全覆盖。与此同时,整体布局区域学校科学特色项目,逐渐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科学教育发展格局。

联盟共建,推进互联发展。以康巴什区入选教育部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积极与全国各实验区交流学习。目前,本区和北京石景山区、福州市鼓楼区、湖北省英山县等实验区组建科学教育实验区联盟,通过线上专题交流、线下主题论坛等方式,借助优势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实现各实验区交流互促,形成合作交流的发展格局。

统筹推进区域科学教师一体化发展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结合《意见》指导,立足实际,康巴什区以建设一支能合作、有实力、敢创新的科学教师队伍为目标,出台《康巴什区区管校聘科学教师实施办法》,按照区域统筹管理的原则,规范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流程、建立管理标准,有效推进区域科学教师一体化发展。

一是构建“统筹管理、分校配比”的一体化管理机制。科学教师是发展科学教育的基础,针对目前学校科学教师配比不足、科学教师存在兼职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康巴什区提出了“统筹管理、分校配比”的科学教师一体化建设机制,即在按需足额配齐学历合格、专业对口的科学教师的基础上,招聘、引进一批专职科学教师,由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统筹组织管理并辐射区域学校,打造特色科学项目。

二是健全“统整考核、交流互促”的一体化考核体系。康巴什区将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试行分项目、分专业、多元化的统整考核:分项目是指以学校科学特色项目为指标进行考核,如人工智能项目、实验室项目、生态科学项目等,评选全区科学特色实验校;分专业是指将项目与专业结合起来,项目侧重于教师创新与特色化发展,专业侧重于教师在该项目上体现出的专业水平,通过区域教师创新技能大赛、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方式,形成区域科学教师成长氛围;对科学教师在地区科学教育拔高性发展、特色化发展、多学科教师协同等创新工作开展等方面予以奖励性考核,促进专业化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出台科学优秀教师考评方案,建立教师奖励机制,细化科学教师考核标准,结合考评方案实行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教师主动提升、交流互促。

三是建设“示范引领、专项培养”一体化研修平台。第一,搭建区域科学教师研修平台,出台科学教师研修工作方案,做到研修常态化、研修主题化、研修成果化,强化教研队伍,营造教研氛围。第二,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专项教研员(如实验教研员、生物科学教研员、科技教研员)”等科学教师培养方案,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学教师带头人,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第三,在整合校内科学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广泛选拔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的专业人才加入区域科学教育专家组。为科学项目配备专家顾问、为中小学配备科学专职副校长,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教师供给,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高品质发展,推动科学教师一体化发展。

加强区域科学教育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升科学教学质量。首先,加强教学管理,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创新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其次,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协同育人,加强综合课程开发,形成内容丰富、领域宽泛、学段衔接、分层分类的科学类课程群。再次,强化实验探究教学。将实验和探究实践教学纳入教学基本规范,制作科学实验和探究实践教学手册,强化实践性教学要求,增加实验课比例,规范实验安全管理。针对不同学段精心设计实验等实践性教学内容,注重与多学科融合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最后,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利用好评价指挥棒,正确引导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立足“五大任务”,统筹规划区域特色品牌。“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康巴什区以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基础,深入开发在地化科学教育资源,构建符合内蒙古地域特点的科学主题课程,打造区域科学教育特色品牌,课程涵盖生态科学、国防科学、能源科学、农业科学、人工智能五大领域。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研发主题课程,构建小、初、高各年段一体化课程体系。例如,在能源科学领域,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康巴什区第四小学联合开展了“探露天煤海,解煤的一生”项目化特色课程,通过头脑风暴、知识建构、实地调研、实验探究、内化思考、形成成果六个阶段的探究流程,深度调研煤炭的开采、煤转油的过程,让学生把知识建构与现实世界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科学知识观和价值观。

丰富课程路径,打造校园科学项目品牌。整体构建中小学一体化发展的“1+N”科学教育课程路径:“1”指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家必修课程,“N”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社团活动、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等,强化学段有机衔接。各中小学校选取未来创新项目进行提质升级,发展成为学校特色项目。例如,康巴什区第一小学的“红领巾治理荒漠”生态环保品牌课程、康巴什区实验小学的“智能空间”科技创新品牌课程、康巴什区第五小学的“未来汽车”科学工程品牌课程等,实现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区域发展目标。

拓展活动资源,丰富科学教育成果样态。全区丰富科学教育形式,通过广泛组织举办科学节、科学成果宣讲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创客之夜、科学秀、科普公益活动等赛事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助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科学创意想象力,帮助学生将创意孵化并转化为科学成果和专利,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发展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下一步,康巴什区将通过健全发展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拓展育人模式、优化教育资源等多项措施,努力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打好基础。康巴什区也将持续关注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科学创新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实现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目标策马扬鞭。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教体局局长)

责任编辑:吴绍芬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6期

作者:李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