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是威震太岳的虎将,令敌人闻风丧胆,就连伪军在赌博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耍赖,让谁出门就遇楚大明!”

1947年,在汾孝战役中,他不幸中弹牺牲,痛失良将的陈赓听到汇报后,沉默良久,周希汉更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失声痛哭

他的遗体跟随部队回到太岳区安葬,阴云苍茫,天地同哀,战士们纷纷争抢着为他抬棺,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那么,楚大明在战场上立下哪些战功呢?他的牺牲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楚营戳一下!”

楚大明早年在许世友身边担任警卫员,许世友是少林寺出身,尤其精通刀法,在革命之初,缺乏武器装备之时,对于他来说,大刀就是最好的武器。

许世友走到哪里,他的大刀就带到哪里,在战场与敌人贴身肉搏时,他就拿出大刀,杀入敌群,许世友也得了个“大刀团长”的绰号。

许世友的这种无畏无惧,奋勇向前的精神对楚大明影响很大,他始终跟随在许世友身侧,并肩作战,一同杀敌,小小年纪的他在部队中成长迅速。

在一次战斗中,楚大明的头部被炮弹炸伤,他硬是咬牙坚持,并肩作战,直到将敌人击退。这时,一个炮弹袭来,一时间火光冲天,楚大明也被炸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

战后,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还给牺牲的同志们一同开了追悼会。

哪料楚大明福大命大,炮弹并未击中要害,只是将他炸晕了过去,楚大明也硬生生从死人堆中爬了出来。

在抗战初期,武器装备十分匮乏,难以做到战士们能人手一支枪上战场,所以常常一些新兵只能扛着大刀,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敌人贴身肉搏。

楚大明常常对战士们鼓励道:“拼刺刀,拼的是一口英雄气。只有真正让敌人闻之发抖的部队,才是真正的过硬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楚大明也知道,第一次上战场,与敌人厮杀,要说完全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打仗要的就是勇猛顽强,而干部更要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兔子靠腿,狼靠牙”在战场上,谁狠谁赢。

1939年8月,楚大明率领着第二营来到了阜城县古城镇,就在冲进日本军营时,两名日本士兵就向他们冲了过来。

一旁有几个新兵战士,哪见过这一幕,一时间被吓得愣在原地动弹不得,楚大明见状,用刺刀迅速刺倒了一名日本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日军见状,向楚大明的背上就挥了过去,一时间鲜血直流,楚大明便回身用枪托把他的刺刀撞飞

日军见手里没了武器,怒视着楚大明就向他扑了过去,从背后抱住了他的腰,两人扭打在一起。

楚大明趁机将他的两根手指死死咬住,日军吃痛,想要抽出,一下子将楚大明的两颗门牙给拽掉了。

楚大明在敌人抽出手的空隙,将敌人的眼珠子活生生地抠了出来。日军也不顾上扭打了,满脸是血,在地上翻滚,痛苦地哀嚎,最后一个刺刀结束了他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八路军战士们每个人分到的子弹是有限的,每人也仅有五发,所以常常用上拼刺刀。

可手中武器是杂牌枪,相比于日军的三八大盖还短上那么一截,有不怕死的精神,有敢冲的劲头,也敌不过敌人的装备精良。

楚大明就打制梭镖,让枪杆足有一丈长,还亲自带部训练,一些日军的精锐部队在对上楚大明带领的部队时,也吃了不少苦头。

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端着刺刀,就向我军冲来,楚大明见炮火也压不住了,便对着大家高喊:“三个对一个,杀死小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带领部队与敌人展开厮杀,手中的长矛也不是吃素的,不到一会儿的功夫,我军全面击溃敌人,夺得了胜利。

1941年,楚大明带领部下前脚刚炸毁敌人的炮楼,敌人后脚就对楚大明的驻地发动了偷袭。

面对敌人两个中队的日军和两千余人的伪军,楚大明毫不退缩,他端起刺刀率领八百多名战士冲向敌群。经过一番激战伪军全部投降,日军也撤出了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垂阳县的百姓为感谢楚大明和他的战士们,送去了“平原猛虎”的锦旗。而伪军则对楚大明敬畏不已纷纷称赞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楚营戳一下!”

“太岳战将猛,首推楚大明”

1943年,楚大明率二十团抵达了太岳区,他们归属于三八六旅,当时正值冈村宁次对太岳根据地大扫荡,危机四伏。

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将领洞察了敌我态势,他们果断地指示要以“敌进我进”的战术原则,坚决粉碎敌人的嚣张气焰。

楚大明和周希汉,化身为普通的农民,悄然潜入了敌人的据点——大堡头村,进行地形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希汉

夜幕降临,楚大明率领着部队,悄然接近了敌人的据点。他们搭起梯子,利用敌人设防薄弱的西面围墙,迅速而无声地潜入了敌阵。

短短十几分钟,便已悄无声息地进入。战士们快速行动起来,将炸药包安放在南碉堡前。“轰”的一声巨响,碉堡在爆炸声中化为废墟。

与此同时,北碉堡也在激烈战斗。北碉堡的位置比较特殊,地处开阔地带,敌人居高临下,我军进攻多次,都未能得手。

楚大明眉头紧锁,他迅速调整战略,就地取材,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土坦克”: 将大方桌上绑上浸水的大棉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土坦克”看似简陋,却在防御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即使敌人的机枪如雨点般扫射,也无法轻易穿透它的防护层。

利用这辆“土坦克” 的掩护,楚大明带着几名战士,背上炸药,在敌人的猛烈火力下,成功接近了碉堡,埋上炸药后迅速撤离。

碉堡下面被炸开了一个大洞,战士们也趁势将碉堡攻击了下来。胜利后,楚大明又辗转突袭了多个据点,将日军的“大扫荡”彻底粉碎。

这场战斗的胜利让楚大明名声大噪,军内外都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人们纷纷称赞:“楚团长部队硬,打起仗来不要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陈赓对这位“虎将”楚大明赞赏有加,称赞他“太岳战将猛,首推楚大明”。

堂邑战斗结束后,楚大明和赵二虎在打扫战场时,意外地发现有一名被墙死死压住,但还存有一丝气息的一个日本士兵。

赵二虎怒上心头,端着刺刀就要上前将他杀死。但楚大明看着那张略显稚嫩的脸庞,于心不忍,拦了下来。

捡到的这名日本人叫做秋山良照,清醒后,看着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他一度表现得十分抗拒和敌视,一直不肯配合,大声叫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们为了防止他逃跑或自残,将他的手脚与一根木棒捆在一起。这一滑稽的场景让大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初到的这几天,秋山良照满脑子都是被洗脑的为了帝国主义,为了日本天皇,宁死不屈,几度寻死。

这种不配合治疗也让他的伤口发了炎,高烧不退。楚大明看着满脸稚气的秋山良照,狠不下心来,便叫人好好照料。

待秋山良照清醒且情绪平稳后,楚大明便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中日两国本无仇怨,可是你们却大肆侵占中国的国土不说,还烧杀抢掠。假如我们也像你们这样做,你们作何感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通过不断地对他做思想工作,秋山良照也渐渐意识到,这场战争是非正义性的。

在跟随部队的日子里,秋山良照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他看到了流离失所的百姓、无助大哭的村民和残破不堪的家园。

这一切都让他深感震撼和悲痛。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信仰,并逐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最终,秋山良照成为了楚大明身边的得力助手。他加入了太行山的反战同盟组织,并经常对日伪士兵进行宣传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战到底,楚大明英勇就义

1946年,在“二打赵城”中,因敌我力量悬殊,几次攻城却仍旧未攻下,战况异常惨烈。

就在此时,一颗子弹直直地击中了楚大明的胸口,他还没来得及寻找一丝遮蔽时,一枚炮弹在地面炸开,巨大的冲击波将楚大明狠狠地掀翻在地。

子弹穿透了他的肺部,楚大明每说一句话,嘴里都会涌出鲜血。战士们心如刀绞,急忙想要抬起他前往后方救治。

楚大明却用微弱而坚定的声音说:“我看谁敢抬我,我毙了他......”即使躺在担架上,他仍然紧握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希汉将军闻讯赶来,看到楚大明那张被鲜血染红的脸庞和身上触目惊心的伤口,他心中一阵痛楚。周希汉立刻下令,将楚大明送往医院全力救治。

被送到医院的楚大明始终昏迷不醒,一直到一个多星期后才悠悠转醒。休养了一段时间后,楚大明听闻胡宗南率部突袭延安,说什么也要去前线战斗。

周希汉看到楚大明,语气里全是责备与心疼,楚大明挠头一笑,表示:“这个病啊,得上战场才能好,病床上躺着可养不好。”

1947年1月7日,汾孝战役打响,胡宗南亲自坐镇指挥,凭借地理优势,我军连续两次进攻都未能取得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楚大明本就在之前的战役中,伤还没好利索,恰逢此时伤口发炎,又发着高烧,看到现在迟迟攻不下,一时间心急如焚。

不顾身体便来到了阵地前沿,看到迟迟没有进展,就要亲自率队发起进攻,大家立刻冲上去将他按了下去。

心急的楚大明哪还顾得上这些,边说边挣脱,站起了身,突然一阵机枪向这边扫射,楚大明来不及反应,四发子弹正中他的胸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楚大明重重地摔倒在地,胸前一片血迹,倒在了阵地上。战士们见状,顿时怒火中烧,他们嘶吼着冲向敌群,誓要为楚大明报仇雪恨。

楚大明牺牲的消息传到了周希汉的耳朵里,让一向性格温和的他也不禁大吼起来:“不可能!我要找你们算账!”

他撂下电话,亲自来到了阵地,映入眼帘的是浑身是血、已经没了气息的楚大明,他看着楚大明,泪水夺眶而出。

痛失良将的陈赓得知后,沉默许久,张了张嘴,始终说不出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大声地对大家说:“楚大明同志牺牲了,楚大明是个大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役结束后,楚大明的遗体跟随部队回到太岳区安葬,阴云苍茫,天地同哀,战士们纷纷争抢着为他抬棺,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结语

正是因为有楚大明这样的战士,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楚大明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