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产品实时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国内棉花期货市场再掀波澜,主力合约价格跌破前期支撑位,创下阶段性新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此次价格下探,不仅反映了当前棉花市场面临的供需失衡压力,也折射出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下游需求持续平淡的双重影响。目前,新棉种植区天气条件尚好,预示着未来产量稳定,全球库存高企与纺织行业订单偏弱的现状使得棉花期货价格承压加重,加之国际市场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预期增强,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偏空,棉花期货亦未能幸免。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需警惕新低之后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反弹与市场情绪的快速转换。纺织企业与贸易商应紧密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对冲,避免单一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

棉花期货市场的新低行情,要求所有市场参与者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防范价格进一步下探的风险,也要把握可能出现的市场机遇,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据山东、江浙、安徽等地部分规模以上纺企反馈,随着郑棉CF2409合约盘面价格跌破14840元/吨(前低)、14500元/吨等关口,一些用棉企业、棉花贸易商/期现公司开启询价/补库操作,疆内外仓储库2023/24年度新疆机采棉成交有所放量,尤其基差较低、升水不高的“双28/双29”(含单28、单29)资源。

从统计来看,6月14-18日郑棉仓单分别减少97张、43张、82张,比较而言,仓单棉存储条件更好(皮棉降等降级相对较轻)、公检更加严格且交割库基本都有铁路专用线的优势,受到的关注度稍高。

浙江兰溪某纺企表示,随着6月份以来郑棉主力合约从15630元/吨跌至14340元/吨(下调1290点),现货回调幅度基本与郑棉一致,而由于原料传导存在滞后性、纺企抗跌等因素棉纱出厂价仅下调300-500元/吨,纱厂即期利润继续回升,纺企接单、补库的意愿增强。

从调查来看,受5月中旬以来采取限产、减停产措施的中小棉纺厂越来越多,开机率下降导致棉纱供应量持续小幅回落影响,再加上规模以上纺企通过部分转产差异化纱线、混纺纱(含CVC)、莱赛尔、新型纤维纱等缓解纱线累库压力,目前大多正常接单、排单、维持生产,部分纺企排单至7月中旬前后,纺企对熬过6-8月份产业淡季,迎接内需、外销市场“金九银十”到来信心较强。

近日,相关机构赴梁山进行调研,目前走访的纺企生产与新疆同品类的棉纱,因其品质稳定不愁销售,但棉花价格持续下行拖累棉纱售价,棉花采购成本更显重要。该企业规模在6-7万锭,现阶段开机率维持在60-100%,主要生产普梳40支纯棉纱,为保证棉纱质量满足客户要求,棉花原料库存一般都维持在一个月以上,这导致企业前期采购的棉花成本偏高,而更具成本优势的新疆棉纱性价比较高。受上述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甚至出现亏损。

尽管当地纺企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并未动摇企业积极谋求生存的决心。一位纺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下一步主要从三方面调整经营策略:一是降低用棉成本,适当控制棉花库存。棉花价格波动幅度越来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高,如果适当降低棉花库存,当棉价下跌时分批次采购,在保证棉花品质稳定的情况下,有望改善收支状况。二是降低用电成本,新能源赋能纺织生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使用光伏发电可降低用电成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纱亏损。三是及时调整产品种类,逐步更新老旧设备。负责人表示,为生产更贴合市场需求的纱线,计划逐步替换老旧设备,让自己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来源:中国棉花网

如果你想看更多纺织资讯,最新行情,可以前去公众号「中国纱线网」回复数字「2」,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

要不要关注一下,给小纺加个鸡腿

纺织大市场

中国纱线网旗下市场信息平台

供求|行情|新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