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瑶济南报道

“再用上些劲儿。”吕修军蹲在地上使劲儿扶着抽粪管,豆大的汗珠已流入眼眶,倒不出手擦,他只能挤挤“沙沙”的眼睛。

近几日,济南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局部最高气温42℃左右。“蒸烤”之下,城市中有这样一群有“味”的坚守者,他们走街串巷清理化粪池,与烈日和异味相伴。

马不停蹄“赶场子”

“开快点,堵得挺严重,居民不敢上厕所。”6月17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济南城肥清运管理二处一线职工吕修军和同组的刘宝瑞刚清疏完一个小区,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化粪池堵塞的泉舜小区9号楼、10号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气炎热,他们带的水已经喝完了,虽然口渴难耐,但临近中午,如果不第一时间到小区清疏,整栋楼的居民都不敢洗菜做午饭。两人一合计,时间紧张,就不停下车买水了。

泉舜小区是老旧小区,道路本就不宽,道路两边到处停放着私家车,还正赶上雨污分流改造。作业设备占据了本就不宽的社区主路,吕修军开着清疏车七拐八拐好不容易进来,还没停稳,周围的居民就围了上来。

“一上午了都没冲厕所,能给清吗?太耽误事了”“是不是建筑材料掉在里面堵住了”“也去我们7号楼看看吧,化粪池一直反味”......几个居民站在楼底下,你一句我一句。

“需要先检查下水井,看看哪个出了问题,大家别着急。”吕修军安慰道。但他又发现,私家车还占在下水井上,无法展开作业。只有先把车挪出来,吕修军的车才能倒进去。

“这是谁家的车,快去楼上,喊下来挪走”,社区工作人员看到他们来,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听说是这个下水井的原因,又赶忙和业主联系。

“孩子上班去了,你看我们都是老头老太太,谁会开啊?”二楼的大姨一看是自家车,也着急了。

“我来挪就行!”吕修军感觉更热了,用袖口擦了一把脸。窄窄的路,挪出去两辆车得耽误20分钟,他决定和刘宝瑞兵分两路,由刘宝瑞先拿着工具步行去另一处居民楼处理问题。

“那一处是居民反映下水道反味严重,怀疑堵住了,他先过去排查一下。”吕修军说,“将心比心,夏天时化粪池一堵,味道特别大。现在又是用水量大的时候,一旦堵住,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我们尽量做到随叫随出车,越早赶到,越能尽快恢复。”

别人躲时,他们上

“哎呀,我不敢看!”化粪池被掀开的那一刻,大家捂着鼻子连连后退。在高温的催化下,这里传出的气味格外浓烈。

“这是结块了,得先把这些大块抽走,水才能流下去。”吕修军却习以为常。

11点20分左右,刘宝瑞也赶回来了。两人一起从车上将一根长长的胶管抬了下来,然后伸到化粪池里。机器开动后,刘宝瑞蹲在地上扶着抽粪管,吕修军则拿着一根2米长的钢叉来回搅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一根管子长十米,重五六十斤,抽上粪水就更沉了;往外抽时还有一定的反作用力,要有人用力去顶住管子。”刘宝瑞解释,“有的井里板结层很厚,只有拿钢叉拖着管子来回搅动,把板结层搅碎才能抽上来。”

时值中午,站在户外不动就会出一身汗,而此时,吕修军豆大的汗珠已流入眼眶,倒不出手擦,他只能使劲儿挤挤“沙沙”的眼睛;刘宝瑞的头发也全湿了。由于管子不好固定,加之需来回搅动,有时还会有粪水溅到两人的衣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分钟后,化粪池里的污水稀释了很多,这个时候,就抽得差不多了。“快喝口水吧!”住在2楼的大姨从家里给吕修军和刘宝瑞拿来了瓶装水,看机器停了,她赶忙递上去。

而两人却顾不上,他们又从车上取下一大桶清水,将化粪池周边的粪水冲洗干净,再把管子包起来抬到车上,把井盖安装回去。

“其实这还是比较好处理的小区。”吕修军说,他目前服务于堤口、泺口、药山街道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共计420余处楼房化粪池和40余处公厕化粪池的清疏工作。一些老旧小区年代久远,楼栋之间非常狭窄,还存在一些私搭乱建的情况,导致作业车辆无法进入,只能从外头多接几根管子展开清疏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修军回忆,上周三,正值济南最热的那几天,在黄岗路东区小区,一处居民楼前的化粪池堵住,但车辆开不进去,最后他们找到一处低矮平房,一人拖着3根重150余斤的管子向上托举,另一人则从墙头翻过去接住管子,然后开展作业。

这一处化粪池清理,两人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忙活完,他们已全身湿透。吕修军这才感到有些头晕,像是中暑了。

“看起来不体面,但很务实”

“小伙子,太热了,你看看你俩的身上像被水洗了一遍,到家来凉快一下吧。”有人邀请吕修军二人回家坐坐。

“工作起来就不知道热了!叔,我们不去了,还有活儿没干完。”吕修军用毛巾擦了擦裤子回应道。

此时已是中午12点10分左右,但两人还需要把今天上午抽的一车粪水送回废弃物处理中心。卸完车后,下午还需要再赶去几处公厕清疏。

很多人曾跟吕修军说,这份工作光听起来就觉得很辛苦。但吕修军却说:“现在的工作条件已经好太多了!随着城市发展了,我们也开上了新能源作业车,告别了过去‘手挖肩挑’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修军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部队服役12年,2001年转业来到济南城肥清运管理二处,这一干就是13年。

2021年以前,吕修军从事的都是旱厕清挖工作。那时候,他每天5点起床,和同组的5个人肩挑扁担,走街入户,一早上就要清理80余处旱厕和旱公厕,每人每天平均挑出20余担,一早上能清出近5吨的粪水。

吕修军曾半夜出过车,也曾穿着雨靴站在粪水里工作,曾趴在化粪池边疏通,也在冰天雪地里手动清理冻住的化粪池;有人对他们竖起过大拇指,也有人曾经冲他们投来嫌弃的目光……脱下军装穿上工装成了一名“掏粪工”,吕修军日渐坦然。一开始,和战友相比,他的心态上难免有落差,但是居民的一声声谢谢、一句句认可,让他逐渐接受并认可了这份平凡又不可或缺的工作。

“这就是我的一份工作,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也没什么自卑的。虽然看起来不体面,但能从实际出发,为大家解决问题,我感觉这份工作不比任何工作差。”吕修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