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先秦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当时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分散着诸多部族,最终各个部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的汉族。

在此过程中,有一个叫“土族”的部族非常特殊,无比悍勇,曾是商朝的生死大敌。更重要的是,“土族”极有可能就是禹夏的后代,破解大禹与夏朝的关键钥匙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丁,商朝一位里程碑式的帝王,中华女英雄妇好的丈夫,一生征服了无数强敌,平定鬼方,击败羌方,征伐了夷方、巴方、蜀及虎方,以及征服了土族的土方等。

其中,在多次征讨土方时,武丁每次都是狮子搏兔,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根据甲骨文记载,最少是“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出兵最多是“共人五千伐土方”,且多数都是亲自出马。

在距今3200年前,出动三五千兵马,难度基本上如同现在出兵30万—50万,且多次出兵攻打土方,因此说明土方非常凶悍难打,商土仇恨却又难以和平化解。

最终,武丁征服了土方,俘虏了土方首领,土方成为商朝“北土”,“土族”也成为汉族的一部分,甲骨文记载后来武丁还经常视察土方,即“王省土方”。在此之后,甲骨文上再无“土方”的记载,说明土方或被彻底灭亡,或逃亡远方而渐渐消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甲骨文上的这个神秘土方国,到底有何来头呢?其实,土方极有可能就是商汤灭夏之后,夏后氏在北方建立的“夏代小朝廷”,其中以下第三点可能还揭开了夏朝叫“夏”的原因。

首先商土战争非比寻常,商朝与很多方国发生过战争,但与土方战争次数最多。郭沫若考证指出:在殷商时期,土方是与殷商发生关系最多、战争也最频繁的一个民族。

土方位于北方,距离殷商相距千里,完全可以和平相处,为何商土还频繁爆发战争,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如果将“土方”视为北逃的夏国,那么商土如此对立关系就顺理成章了,土方攻打灭国仇敌,商朝要消灭前朝余孽,两国对立关系不可调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根据《史记》记载,商汤灭夏之后,一支夏人北逃,后来成为了匈奴。虽然如今考古发现匈奴或许另有起源,但诸多史书都记载了一支夏人北逃。

如果二里头遗址是夏都,那么商汤灭夏之后,一支夏人以此出发,沿黄河北逃,应该是逃到山西北方一带。之所以逃到此地,因为此地临近河套地区,土地肥沃水草肥美。

根据《左传》记载,山西运城古称“夏邑”或“夏墟”,因此夏都可能在山西运城一带,此地距离二里头遗址不太远。如果夏都是在运城一带,那么北逃就更方便了。

夏都无论是在二里头,还是在运城一带,都符合史书记载的商族眼里“西邑夏”的地理位置。而且,甲骨文中也有“西邑”的记载。

郭沫若根据商土战争情况,推断“土方距殷京(今河南安阳)约十二三日之路程,每日平均行程八十里计,已在千里之下,则土方之地望在今山西之北部。”

也就是说,土方所在的位置,与夏人北逃情况,相对较为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虽然只有甲骨文记载了“土方”,但在先秦文献上,却有一种类似的记载,而这种记载与大禹有关。

《诗经》中说“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楚辞·天问》中说“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尚书》中说“帝釐下土方,设居方”......总之,先秦史书没有记载“土方”,却记载了大禹“下土方”或大禹下“土方”。

如果解释为大禹下“土方”,其中“下”是动词,那么就与甲骨文相印证,即甲骨文上的“土方”,完全可能就是史书上的大禹降临的“土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解释为大禹“下土方”,其中“下”是与“上天”对应的方位,那么就是大禹降临到“下土”国,古人解读为“禹敷下土,正四方,定诸夏”,因此“下土”意思为大禹代表天帝管理“天下所有土地”,是下土之王,这是一种自吹自擂、盲目自大的行为,却很符合时代特征。

如此一来,“夏朝”的真相可能是:因为“夏”与“下”读音相同,而夏天草木茂盛,长的很大,于是“夏”有“大”的意思,因此所谓“夏朝”其实就是“下土国”,“夏”与“下”都代表辉煌大国,周朝误称为“夏”。

“下土”(夏土)是夏人的自称,或周人(夏后氏盟友)的称呼,自吹自擂,但作为敌人的商族,必然不会承认夏后氏代表“天下之土”,也就不可能称其为“下土方”,而可能将之改称为“土方”,即表明代表“土族”的土方国,极有可能就是代表“夏族”的夏国。换言之,甲骨文中或许不是没有“夏政权”,而是“夏”(下)代表的意思过于狂妄,被商朝有意抹去,故而甲骨文上不见“夏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甲骨文中发现的“土方”,不仅填补了历史,表明商朝时北方存在一个强大的“土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史书上的“禹敷下土方”,为大禹与夏朝的存在又提供了一条重要证据。

更为重要的是,史书上的“下土方”可以印证甲骨文上的“土方”,说明夏朝的真相可能就在史书上,只是如今还没能正确打开,需要考古找到相关证据,给予相应“提示”,因此随着未来考古研究的深入,夏朝的真相或将很快就被揭开。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诗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