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奇瑞捷豹路虎进入全新战略发展阶段。但让外界没想到的是,奇瑞捷豹路虎“复活”了“Freelander神行者”,并将其由车型升级为独立品牌。

6月19日,捷豹路虎与奇瑞控股共同宣布,捷豹路虎与奇瑞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奇瑞捷豹路虎在奇瑞电动化平台基础上将推出和制造一系列电动产品,并使用捷豹路虎授权的“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作模式国内首例

据了解,重生的“Freelander神行者”独立于奇瑞现有产品线及捷豹路虎四大新现代豪华品牌家族,将构建全新价值创造模式,其车型先通过特定网络在中国销售,未来将实现海外出口。

“‘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是捷豹路虎与奇瑞创新性的合作模式,在国内属于首例。”捷豹路虎相关负责人对汽扯扒谈表示。

事实上,捷豹路虎通过合作向奇瑞“借”造车平台早有传闻。今年初,有消息称,捷豹路虎将成为首家采用奇瑞平台的豪华车企。今年4月,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大概率有两家欧洲豪华品牌要用奇瑞星途的平台,目前已基本确定一家,此外还有两家正在谈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合作的核心是“Freelander神行者”电动产品线的引入,该产品线将与奇瑞捷豹路虎现有产品线并行生产。此外,“Freelander神行者”将独立于奇瑞现有产品线及捷豹路虎四大新现代豪华品牌家族。这意味着,通过与奇瑞的合作,捷豹路虎能够在不影响目前已有的四大品牌家族的同时,快速地补充合资公司的纯电产品矩阵。

据接近捷豹路虎内部人士透露,“这次‘Freelander神行者’电动车品牌生产将会放在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生产,捷豹路虎将会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控制,品牌打造方面给产品赋能;产品在奇瑞现有的电动车平台上研发,奇瑞方面负责供应链采购、销售;产品不会在双方现在网络中销售,会启用一个全新的网络,由奇瑞方面负责。”

对此,捷豹路虎中国总裁潘庆表示:“任何品牌都会重视中国市场,好的合作是集合了合作双发的优势资源实现共赢,做加法。这次合作是后油车时代中外汽车合资公司合作模式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填补中高档价位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11月份,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合资成立奇瑞捷豹路虎,本土化生产捷豹及路虎品牌车型。

2014年,奇瑞捷豹路虎与捷豹路虎中国宣布,双方共同成立全新的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IMSS)并在销售渠道方面达成一致,将进口车和国产车并网销售。同年,奇瑞捷豹路虎常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为20万辆。

当前,奇瑞捷豹路虎已推出揽胜极光L参数图片)、发现运动版捷豹XFL捷豹XEL捷豹E-PACE五款车型,以及英杰力发动机家族产品。

但面对国内豪华车市的激烈竞争,奇瑞捷豹路虎车型迭代速度缓慢,已使其竞争力明显不足。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不断提升,自主品牌的豪华车市场的“蚕食”,进一步挤压奇瑞捷豹路虎的生存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公开数据,2017年奇瑞捷豹路虎销售新车8.4万辆。但自2019年起,奇瑞捷豹路虎年销量均不足6万辆。另据第三方平台发布数据,今年前5个月奇瑞捷豹路虎零售约1.8万辆,其中路虎品牌零售为1.1万辆、捷豹品牌零售为6984辆。

“‘Freelander神行者’,产品定位于捷豹路虎和奇瑞现有空缺的产品空间,捷豹路虎主销产品是豪华车为主,奇瑞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中高档价位空间(20-50万价位空间)的产品较少,估计“ Freelander神行者”电动产品填补这一空白。“Freelander神行者”旗下将会有一系列产品,产品推出的速度会很快。”上述人士分析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Adrian Mardell先生表示:“今天,捷豹路虎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凸显了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以及在华业务的十足信心。我们相信,在中国这一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通过携手开启这一全新的合作模式,并结合重生的‘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的独特魅力,将赋予奇瑞捷豹路虎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反向合资成常态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的合作中,奇瑞出技术,路虎出“标”。然而这已经不是国内首例“反向合资”。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自主品牌技术输出已成为趋势。

在此之前,宁德时代靠技术“入股”与福特合作撬开北美市场;吉利与雷诺成立合资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奥迪汽车已先后分别与小鹏汽车、上汽集团开展类似合作。

2023年7月,小鹏汽车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车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计划于2026年推向市场。

大众中国CEO贝瑞德表示,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大众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效率,并优化成本结构。在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环境中,这将大幅提升产品的经济竞争力。在研发周期方面,通过联合开发,双方可将产品上市周期大幅缩短超30%。

2023年7月,奥迪汽车与上汽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今年5月20日,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奥迪汽车拥有强大的高端车型产品定义、整车研发和工程技术能力,上汽集团智能电动创新技术行业领先,双方将通过此次合作携手赋能上汽奥迪的未来发展。”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捷豹路虎方面,产品线仍以燃油产品为主,辅以少量的插混车型。而这种产品结构,面对中国市场快速演进的电动化进程,显然是不足的。为此,去年4月,捷豹路虎宣布拆分为四个独立的品牌:揽胜、发现、卫士和捷豹,均专注于电动汽车。

在此背景下,捷豹路虎借助奇瑞现有的技术平台,力图实现更高速的产品投放频率和技术迭代速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面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通过“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进行电动化落地,捷豹路虎与奇瑞方面或许也是为奇瑞捷豹路虎寻求出路。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早期需要引进海外技术相反,当下中国车企在新能源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水平,正吸引更多的跨国车企来华合作。外资车企通过合作,寻求更快的产品推进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效用;自主品牌也将迎来由“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