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潘定安)近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2024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第三批)立项结果。安康市中心医院李东波院长带领科研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的《基于多模态影像的重度脑外伤意识障碍康复的全周期光-磁联合智能无创神经调控研究》项目,获批2024年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据悉,这是安康市卫健系统首次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也是目前全市卫健系统获得的省科技厅资助金额最高的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项目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息态EEG和fMRI建立个体化干预靶点,并采用光-磁联合智能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评估多模态神经调控对重度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康复的效能,最终制定神经康复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同时,依托该项目获取一批知识产权,建强科研人才队伍,提升医院和学科的业务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近年来,安康市中心医院高度重视临床科研工作,不断健全科教制度建设,聚焦科技攻关项目谋划工作,创新思路,扎实做好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等服务工作。近三年,医院获批省科技厅立项5项,连续3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次获批的高质量科学研究项目,进一步激发医院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信心,医院将以此次获批立项为契机,系统研究、科学谋划,强化科研项目规范化运行,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推动医院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项目团队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科研团队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博士2人,硕士18人。学科带头人李东波博士,是陕西中医药大学及西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团队共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参与完成了上海市及陕西省3项省级科研项目,市级科研项目10项,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项目1项。近年来,科室在世界级、国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文章8篇,获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参编著作3部,参与国家级指南共识编写4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康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科研团队现有中华医学会儿科影像杰出青年学者1人,陕西省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安康市突出贡献专家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安康市劳动模范1人。团队近五年共发表各级论文30余篇,SCI收录论文3篇,其中2018年发表的SCI论文收录在放射学顶尖杂志《radiology》上;承担省卫健委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立项4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6篇;近5年在学术会议—RSNA(北美放射学年会)及中华放射学年会中稿30余篇;2021年以第二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22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康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为安康地区康复指导中心,安康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安康市高压氧治疗中心。科室拥有6+2高压氧舱1台、经颅磁刺激1台、美国DJO吞咽治疗仪5台、美国可移动式站立架1台、意大利步态训练器(蟋蟀)1台、数字智能化OT训练设备、运动功能障碍训练设备及“声、光、电、磁、力”等国内先进理疗设备,可满足各类功能障碍评估及康复训练。其中昏迷促醒功能障碍训练为科室特色项目及优势康复病种,经颅磁刺激及言语、吞咽训练技术水平居省级前列,影响力辐射周边地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科研团队现有主任医师2名。每年收治危重患者超过700人次,在各种重大手术围手术期管理、 严重多发伤、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6年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现为陕西省危重症ECMO联盟单位和陕西省重症创伤成员单位。团队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发表各级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1篇,拥有实用型专利3项。承担省级科研立项1项、市级科研立项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