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8日傍晚获悉,截至15时,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累计出动人员1365人次,无人机124架,抢修车辆564台次,应急发电车24台,应急发电机100台,同时调拨30部卫星电话支援本次抗灾抢险工作。

针对本轮强降雨受灾较重的平远县、蕉岭县、梅县区、大埔县镇村通过“人巡+无人机巡视”等方式,开展供电设施受损情况勘察及抢修复电工作,超10万受影响用户恢复正常供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电人员、发电机抵达平远泗水断联地区

此次梅州市最大平均雨量发生在梅州平远县,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泗水镇达到360.6毫米,部分村落道路滑坡、通讯中断,泗水镇大新村16日晚6时许完全与外界断联。

6月16日晚,南方电网广东梅州平远供电局泗水供电所所长余仕荣与同事开车前往受灾区域勘查,途中遭遇前方和后方突然出现山体滑坡,把他们困在了路中央。道路受阻,电话不通,两人只能在车里待了一晚上。6月17日一早步行离开危险之地。“虽然后怕,但还好是走出来了。”余仕荣说道。

17日中午,余仕荣作为首批供电人员跟随救援力量搭乘省应急厅支援的直升机进入受灾较最严重的村镇,勘查电力设备受损情况,向后方指挥部申请所需物资。18日中午,平远供电局12名业务骨干携带一定数量的20千瓦发电机、手持式和头戴式应急照明灯登上前往泗水镇文贵村、大新村的应急救援直升机,全力配合政府做好搜救抢险工作。

排涝机器人助力蕉岭县居民小区抗洪救灾

近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梅州蕉岭县多个小区陷入严重积水困境,居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广东电网应急及风险管理中心紧急调拨排涝机器人支援蕉岭抗洪救灾。

据了解,排涝机器人利用履带式液压驱动系统,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上灵活行驶,快速到达积水区域。6月18日,在蕉岭县御景湾,南方电网广东梅州蕉岭供电局抗灾复电队踩着泥泞,深入小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积水情况,制定排涝方案。在得知需要引入排涝机器人进行排涝作业后,他们更是连夜调试设备,确保机器人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在排水过程中,供电人员们时刻关注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及时调整排水速度和排水量,确保排水效果最大化。小区内的积水逐渐退去,居民们的生活也逐步恢复正常。此次排涝机器人的成功应用,展现了科技在抗洪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水退人进,点亮希望

6月17日晚,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水位渐退,南方电网广东梅州大埔供电局茶阳供电所供电人员陆续对符合送电条件的变压器、开关进行复电操作。

夜间,工作人员继续对送电后的中低压线路设备开展巡视、测温工作,逐一排查安全隐患。“水位下降了!我们出发!”18日凌晨5时,南方电网广东梅州大埔供电局高陂供电所的工作人员迅速整装,火速前往洪灾影响区域,着手恢复电力供应。自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出现洪涝灾害以来,高陂供电所全力做好电力保障任务及各项应对措施。直至17日晚,大埔县高陂镇洪水缓缓消退,为尽快修复受损设施并恢复供电,供电所员工坚守岗位,连夜展开灾情勘查、隐患排查工作,并密切监视水位动态,确保条件允许,即刻复电。

截至18日12时,茶阳镇域内超过8成受影响用户已顺利复电,高陂镇受洪灾影响停电的用户已有近7成恢复了电力供应,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用电难题。

接下来,梅州供电局继续统筹调配、用好企业内外部资源力量,优先配合政府围绕解救失联受困人员、保障重要场所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用电、恢复不通电镇村正常用电等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梅州供电局已集结超两千人的应急抢修队伍,一批应急发电车、发电机、吊重无人机、勘灾无人机、排涝机器人及照明、通讯设备等应急保障设备正陆续紧急调配至本次强降雨受灾严重区域,梅州供电局将按照“水退、路通、人进、电通”原则,加速开展抢修复电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快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沈甸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